31、
背景: 某土方支護工程,基坑挖土深度為一l2m,基坑上口標高為0.5m,基坑長寬約
為100mX 50m,面積約為5000m2,地下承壓水位在-15m以下,一8m深處有局部滯水。
建設單位就該工程進行了招標,專業承包單位中標后,根據設計的基礎圖與地勘報告編制了專項施工方案,基坑支護設計形式有兩種:支護形式一為:1:0.4放坡“土釘墻+鋼板網片”混凝土噴錨;支護形式二為:一6m以上為1:0.3放坡“土釘墻+鋼板網片”混凝土噴錨;下部一6m~一l2m為直徑800mm的鋼筋混凝土護坡樁,護坡樁嵌固深度為2.5m。
之后的施工過程中發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建設單位要求專業承包單位,對該工程的專項施工方案審核簽字、組織專家論證并盡快實施。
事件二:在基坑支護工程開始施工后,設計單位因建筑使用功能調整,對支護形式二的部位局部基礎加深至-14m。
問題:
1.事件一中,專業承包單位編制的專項施工方案要經過哪些審批、論證環節,才能開始施工?
2.事件二發生后,專業承包單位需要完成哪些工作,才能繼續施工?并寫出理由。
32、
背景:
北方某大學新校區工程建筑面積89010m2,由教學綜合樓、學生活動中心和餐廳三部分組成。.框架現澆混凝土結構。學生活動中心為條形基礎,地上4層,首層階梯報告廳局部層高2 1m,模板直接支撐在地基土上。施工單位為某施工總承包企業。
施工過程中發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學生活動中心首層階梯報告廳頂板模板工程驗收中,項目經理發現在最頂步距兩水平拉桿中間加設了一道水平拉桿;水平拉桿的端部與四周建筑物間隔lOOm。安全總監下達了整改通知。
事件二:餐廳首層頂板模板工程施工中,由于立桿間距過大,導致鋼管支架整體失穩。項目部及時采取了處理措施,避免了質量安全事故的發生。
問題:
1.模板設計的依據有哪些內容?模板設計的主要設計內容有哪些?
2.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處。分別寫出正確做法。水平拉桿無處可頂時的措施有哪些?
3.事件二中,影響模板鋼管支架整體穩定性的主要因素還有哪些?
4.模板設計無要求時,模板拆除的順序和方法是什么?
33、
背景:
某機關綜合辦公樓工程,建筑面積22000m2,地上22層,地下2層,現澆框架混凝
土結構。由某建筑工程公司施工總承包。 施工過程中發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項目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對施工高峰期的用電設備、用電量進行了計算,計劃使用設備l6臺。項目部制定了安全用電和電氣防火措施。
事件二:項目部在庫房、道路、倉庫等一般場所安裝了額定電壓為360V的照明器。監理單位要求整改。
事件三:施工總承包單位的專項安全檢查中發現:現場室外220V燈具距地面統一為2.5m;室內220V燈具距地面統一為2.2m;碘鎢燈安裝高度統一為2.8m。檢查組下達了整改通知。
問題:
1.事件一中,項目部的做法是否妥當?說明理由。
2.施工用電配電系統各配電箱、開關箱的安裝位置規定有哪些?
3.各級配電箱的箱體和內部設置的安全規定有哪些?
4.事件二中,項目部的做法是否妥當?說明理由。施工現場一般場所還應有哪些?(最少寫出五項)
5.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處。并分別寫出正確做法。
34、
背景:
某施工單位作為總承包商,承接某寫字樓工程,地上6層,地下l層,地上混合結構。合同規定該工程的開工日期為2011年4月1日,竣工日期為2012年4月25日。工程所在地6月15日~9月15日為雨期施工。施工單位向監理單位報送了該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
施工過程中發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單位向監理單位報送了該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中明確了質量、進度、成本、安全等四項管理目標,建設單位認為不妥。
事件二:施工單位向監理單位報送了該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中,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包括了:①工程施工場地狀況;②擬建建(構)筑物的位置、輪廓尺寸、層數等;③工程施工現場的加工設施、存貯設施、辦公和生活用房等的位置和面積等內容。監理單位認為內容不全。
事件三:2011年6月15日工程開始進入主體施工,項目部采取了雨期施工措施。 問題:
1.事件一中,該工程施工管理目標應補充哪些內容?
2.一般工程的施工順序有哪些內容?
3.施工方法的確定原則有哪些內容?
4.事件二中,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應補充哪些內容?
5.事件三中,項目部應采取的砌體工程雨期施工措施有哪些?(至少列出六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