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建建筑工程考點突破:主體結構工程施工技術
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技術
1、模板工程由面板、支架和連接件三部分系統組成的體系,可簡稱為“模板”。
2、對跨度不小于4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應為跨度的1/1000~3/1000
3、模板拆除時,拆模的順序和方法應按模板的設計規定進行。當設計無規定時,可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的順序,從上而下進行拆除。
4、連續梁、板的上部鋼筋接頭位置宜設置在跨中1/3跨度范圍內,下部鋼筋接頭位置宜設置在梁端13跨度范圍內。
砌體結構工程施工技術
1、水泥進場時應對其品種、等級、包裝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并應對其強度、安定性進行復驗。
2、砌筑砂漿的稠度通常為30~90mm;在砌筑材料為粗糙多孔且吸水較大的塊料或在干熱條件下砌筑時,應選用較大稠度值的砂漿,反之應選用稠度值較小的砂漿。
3、砌筑方法有“三一”砌筑法擠漿法(鋪漿法)、刮漿法和滿口灰法四種。通常宜采用“三一”砌筑法,即一鏟灰、一塊磚、一揉壓的砌筑方法。
4、正常施工條件下,磚砌體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5m或一步腳手架高度內。
鋼結構工程施工技術
1、鋼結構的連接方法有焊接、普通螺栓連接、高強度螺栓連接和鉚接。
2、焊縫缺陷通常分為:裂紋、孔穴、固體夾雜、未熔合、未焊透、形狀缺陷和其他缺陷。
3、鋼結構中使用的連接螺栓一般分為普通螺栓和高強度螺栓兩種。
4、普通螺栓的緊固次序應從中間開始,對稱向兩邊進行。
預應力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
1、按預加應力的方式可分為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和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
2、先張法特點是:先張拉預應力筋后,再澆筑混凝土;預應力是靠預應力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傳遞給混凝土,并使其產生預壓應力。
3、后張法特點是:先澆筑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再在其上張拉預應力筋;預應力是靠錨具傳遞給混凝土,并使其產生預壓應力。在后張法中,按預應力筋粘結狀態又可分為: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和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
4、預應力筋張拉時,不低于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75%。
5、張拉順序:采用對稱張拉的原則。對于平臥重疊構件張拉順序宜先上后下逐層進行,每層對稱張拉的原則。
習題測試:
關于先張法與后張法相比不同點的說法,正確的有( )。
A.張拉機械不同
B.張拉控制應力不同
C.先張法的錨具可取下來重復使用,后張法則不能
D.施工工藝不同
E.先張法適用于生產大型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后張法適用于生產中小型構件
參考答案:B,C,D
參考解析:無論先張法預應力,還是后張法預應力,其張拉機械都一樣。由于先張法預應力張拉時,需要靠模具來保證預應力筋的預應力,大型構件的模具剛度及強度要求過高,故通常只用于小型構件的制作;后張法的預應力由混凝土構件自身保證,故適用于大型構件。
后張法有粘結預應力施工中,在留設預應力筋孔道的同時,還應按要求合理留設( )。
A.觀測孔
B.加壓孔
C.灌漿孔
D.排氣孔
E.泌水孔
參考答案:C,D
參考解析:還應預留泌水管,而不是泌水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