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二建建筑工程考點突破:建筑結構技術要求
重點突破:建筑結構技術要求
房屋結構平衡技術要求:
1、絞結點:各桿可以繞結點自由轉動,桿端無彎矩。如木屋架的結點。
2、剛結點:各桿不能繞結點作相對轉動,桿端有彎矩、剪力和軸力。如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的結點。
3、臨界力越大,壓桿的穩定性就越好。
4、結構桿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按其變形特點可歸納為以下五種:拉伸、壓縮、彎曲、剪切和扭轉。
5、可動鉸支座:只能約束豎向運動的支座;固定鉸支座:只能約東豎向和水平運動的支座;固定支座:能約束豎向、水平和轉動的支座。
房屋結構的安全性、適用性計耐久性要求:
1、建筑結構的功能要求分為安全性、適用性、耐久性,三者概括稱為結構的可靠性。
2、裝飾裝修施工過程中常見的荷載變動主要有:(1)在樓面上加鋪任何材料屬于對樓板增加了面荷載:(2)在室內增加隔墻、封閉陽臺屬于增加的線荷載:(3)在室內增
加裝飾性的柱子,特別是石柱,懸掛較大的吊燈,房間局部增加假山盆景,這些裝修做法就是對結構增加了集中荷載。
3、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混凝土最低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40;直接接觸土體澆筑的構件,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70mm
鋼筋混凝土梁、板、柱的特點及配筋要求:
1、梁的正截面破壞形式與配筋率(影響最大)、混凝土強度等級、截面形式等有關。
2、適筋破壞為塑性破壞(延性破壞),適筋梁鋼筋和混凝土均能充分利用,既安全又經濟,是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極限狀態驗算的依據。超筋破壞和少筋破壞均為脆性破壞,既不安全又不經濟。
3、影響斜截面破壞形式的因素很多,如截面尺寸、混凝土強度等級、荷載形式、箍筋和彎起鋼筋的含量等,其中影響較大的是配箍率。
4、現澆鋼筋混凝土板的最小厚度:單向受力屋面板和民用建筑樓板60mm,單向受力工業建筑樓板70mm,雙向板80mm,無梁樓板150mm,現澆空心樓蓋200mm。
砌體結構的特點及技術要求:
1、砌體結構的特點:1.容易就地取材,比使用水泥、鋼筋和木材造價低;2.具有較好的耐久性、良好的耐火性;3.保溫隔熱性能好,節能效果好;4.施工方便,工藝簡單:5:具有承重與圍護雙重功能;6,自重大,抗拉、抗剪、抗彎能力低;7.抗震性能差;8.砌筑工程量繁重,生產效率低。
2、砌體結構的主要技術要求:1.預制鋼筋混凝士板在混凝土圈梁上的支承長度不應小于80m。2.在砌體中埋設管道時,不應在截面長邊小于500m的承重墻體、獨立柱內埋設管線;3.混凝土砌塊房屋,采用不低于Cb20混凝土沿全墻高灌實;4.框架填充墻墻體厚度小應小于90mm,砌筑砂漿的強度等級不宜低于M5。
習題測試:
某單層工業廠房,樁基采用沉管灌注樁施工,筏板基礎設有后澆帶和變形縫,該建筑主體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填充墻作圍護結構。施工過程中,由于預拌混凝土出現質量問題,導致部分梁的承載能力不足。鋼筋混凝土梁中承受剪力的鋼筋主要是( )。
A.縱向鋼筋(無彎起)
B.箍筋
C.腰筋
D.架立筋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本題考核的是箍筋的作用。箍筋主要是承擔剪力的,在構造上還能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以便綁扎成鋼筋骨架。箍筋宜采用HRB400,HRBF400,HPB300,HRB500;HRBF500鋼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鋼筋,其數量(直徑和間距)由計算確定。正確答案為B。
現澆鋼筋混凝土板最小厚度不正確的有( )。
A.民用建筑單向樓板60mm
B.工業建筑單向樓板60mm
C.雙向板80mm
D.無梁樓板1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