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線管理人員真正有時間靜下心來去看書那實在是有些難度,因為這不符合實際工作情況,但以前的考試內容往往取材于書本內容,因此一線管理人員通過率往往很低。而有時間讀背的學霸借著書本的優勢通過率極高,也因此形成了行業特別是建筑行業特有管理模式,有建造師證書的不在現場管理,在現場一線管理的卻很少有執業資格證書,這就是為什么近兩年來伴隨原建筑資質和地方監管要求而催生出來的特有管理模式“證書掛靠”。
對于這種現象2015年建設部發布了《建筑業企業資質新標準實施細則》,從資質需求源頭上開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的改革,特別是2016的有關建筑業資質的改革方向,企業升級資質從對一級建造師數量要求轉化為一級建造師的質量要求,再結合地方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項目負責人到崗履職的硬性監管和對項目負責人加大有關處罰力度,從制度上和管理上削弱了證書掛靠的市場空間;另外近年來國家加碼了對于一些一級建造師虛假注冊、違法管理的處罰力度,給持有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也敲響了警鐘,證書也并不是躺著就能賺錢。
對于一線管理人員來講個人有無證書作為本系統人員都會在一線進行管理,沒有證書企業也會想辦法配備一個持有證書的人員給你來簽字,對于持有證書的人員有些并不是本系統人員,也很少真正會參與實際管理,并不能對項目進行很好掌控,而往往是持筆者。所以對于行業來講就產生一筆額外的成本費用。形象的比喻:好比一個人買了車它會駕駛而且駕駛的技術非常好但它沒有駕駛證,那么它要上路行駛,它就必須支出一筆費用請持有證書的人做在副駕駛座上,等過關卡時持證者出示證件亮明身份,因此看上去路上開的車都不違法,由按要求持有證書的人座駕,變成了曲線持證駕駛,演變成為持有駕駛證的人員是稀有品種特別是持有一級大貨資格人員因為通過率極低而價值極高。
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唯有改變應試方向進一步向實際現場管理傾斜,國家的改革方向已逐漸清晰明確,對一線管理人員來講是一種福音,畢竟要想提高建筑質量和管理效率應必須是持證者實際管理,要發展建筑業也必定是人證合一,把我國項目負責人培養成為懂管理、懂技術、懂經濟、懂法規,綜合素質較高的復合型人員,既要有理論水平,也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組織能力。
綜合分析持有一級建造師資格并實際從事于項目負責人來講市場前景非常明朗、從業條件非常優越、行業的香餑餑;對于持有資格證書而非參與項目管理會進一步壓縮市場空間除非愿承擔所有簽字法律責任;對于沒有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也會縮小工作空間,持證履職是一項基本制度,也只有持證管理可以規范和監管整個建筑市場。
考后熱點關注:
2016年一級建造師考試真題及答案
2016年一級建造師考試成績查詢時間 成績管理規定
2016年一級建造師考試合格標準/合格分數線
2017一級建造師火熱報名中,先報先學!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