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人命關天,是大事中的大事,在企業考核中起到一票否決的分量。施工企業點多線長,安全工作難做,但安全責任大于天,再難也要做,并且一定要做好,以對員工生命安全負責,對國家財產安全負責,對企業穩步發展負責。筆者認為:施工企業安全管理要給力“三看”。
一要抬頭挺胸“向上看”。就是看“上面”的“眼色”,“上面”見多識廣經驗豐富,看問題切中要害,提要求高屋建瓴,定措施切實有效,抓整改針對性強,因此,要嚴肅認真地看“上面”的“眼色”,哪怕“吹胡子瞪眼”。一是靜下心來“看”安監部門的“眼色”。安監部門的“眼色”,是多年來用血的代價和教訓換來的,可謂字字血,聲聲淚,句句都是經典。因此,對上面的“眼色”要精讀、細讀,吃透精神,領會實質,把“眼色”化作行動,力促行動取得實效。二是坐實屁股精心研究設計部門的“忠告”。設計部門對工程項目的地理地質研究的十分透徹,對工程項目存在的安全風險有“先見之明”,因此,我們要把設計部門的“忠告”當“告知”,切切實實抓好事故防范,以達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三是伸長耳朵聽準氣象部門的預報,做好預防臺、洪和澇等氣象災害附帶來的安全事故。四是聆聽監理部門的“警告”,特別是旁站監理現場“眼見為實”的“警告”一定要認真聽取,決不能半聽不聽,疏忽大意,造成“一失足成行古恨”。
二要睜大眼睛“向前看”。土木工程表面看有不少相似,但每一項工程的地質地理環境、氣象環境、人文環境都是不同的,都各具特色,因此,每新上一個工程項目,都一定要睜大眼睛“向前看”。
一是查看特點。該項工程的特點有哪些?是在高空、水中,還是在地下、地面?是繁華的都市、是一般的鄉鎮,還是深山大漠?高空作業又要了解是否在多雷、多旋風區等等;在海中是否有潮涌、旋渦,在江中的汛期和洪峰如何等等;只有深究和抓住其特點,制定的《應急預案》才有針對性,才能真正完善日常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制度是執行的保證,沒有針對性很強的規章制度,現抓只能是瞎抓,瞎抓是做不好的。
二是預見風險。對安全隱患一定要提前“想到”,提前預防。拿施工過程來說,譬如高空作業,習慣上我們想到的是老三樣:安全網、安全帶、安全帽。于是,在高空作業安全管理和檢查中,把“三安”作為重點檢查對象,“三安”齊全了,似乎別的就不那么重要了。其實,高空作業的安全問題,還有許多因素應該考慮,就拿安全網、安全帶、安全帽來說,它的自身質量、使用期限等因素都會對安全產生影響。此外,對腳手架的材料質量、搭建是否牢固、同一處腳手架停工后再使用的安全性等的檢查,也將影響高空作業的安全。除了裝備設備外,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高空作業者的體質等情況也是生產單位在施工前應該考慮到的。再拿隧道施工來說,地下作業肉眼看不到的安全隱患更多更復雜,受探測技術的限制,施工設計時考慮的安全因素不是那么周全,還有很多意外,因此,施工單位自身應該考慮的安全事宜也就更多更廣更深,應該想到的預防措施也就更多。預防塌方、涌水、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更要百倍小心、仔細和周到,一丁點也疏忽不得。塌方,是隧道施工中最大的安全隱患,在預防塌方事故時,必須做到預測在先,才能防患于未然。隧道塌方種類很多,有圍巖差防護不當的、有大量流沙原因,有大量涌水原因,還有通過采空區,更多的是地質破碎帶自身承受力不足原因等等,等等。因此,在隧道施工中,安全工作更需防范在先,對癥下藥,如果沒有先見之明,等出了事在想起來補救,一切悔之都將晚矣。當然,安全工作防范在先,是建立在科學的預測、先進技術的探測和檢測、嚴格的科學管理和高度的責任感之上的。俗話說,不怕一萬,只怕萬一。預見風險,就是要提前預防“萬一”,不讓“萬一”竄出牢籠,以確保職工人身和國家財產的雙重安全!
三是防范意外。也許有人會說,意外的事故怎么能防范呢。深究其因,任何意外事故都不是偶然的,比如:高空墜物、江中溺水,又比如:隧道塌方、漏電觸電等等,貌似偶然出現事故,實質都是必然的。如果按規定掛好安全網,高空墜物就不會釀成事故;如果提前穿好救生服,溺水事故就不易發生;安全防范在先,縱是隧道避免不了塌方,也不會釀成慘禍;再如非電工不準操作,各種用電保護措施到位,保護裝置完好,觸電事故就完全可以避免。
三要老實低頭“向下看”。首先要老老實實“低下頭來”,依靠全員共同落實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暗拖骂^來”,才能真正看見問題,只有看出問題,才能找到方法解決問題,如果連問題都發現不了,那你又想解決什么呢?“低下頭來”做事才能踏實,踏實做事才能做好事,做實事?!暗拖骂^來”,員工才能信任你,才能配合你工作。員工信任和配合你的工作,制定的措施才能落實到各個環節中,提出的整改意見才能付緒行動。如果員工不信任、不配合,他們就會胡弄你,蒙騙你,各種事故就會頻繁發生,那時,只能怨天尤人,望天興嘆!
其次是扎扎實實低下頭來旁站監督。惰性,是人性使然,安全員旁站監督十分必要。安全員旁站是一個“實詞”,來不得半點虛偽。如果安全員把旁站當花架子,只到工地走馬觀花,不沉下心扎扎實實地蹲在工地,就發現不了違章、違規,就發現不了安全隱患,就發現不了安全漏洞,就發現不事故深層次原因,安全員旁站就成了一擺設。只有老老實實、扎扎實實、踏踏實實地“向下看”,安全管理才能到位、安全工作才能做好,安全工作目標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