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師執業資格制度起源于英國,迄今已有150余年的歷史。目前,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都相繼建立了建造師制度。自2003年第一屆建造師考試時,全國的建筑業企業有10萬家左右,從業人員達3669萬人,約占全世界建筑業從業人數的25%,經批準取得項目經理資格證書的有50多萬人,其中一級項目經理10萬余人,但對外工程承包額卻僅占國際建筑市場的1.3%。但經過11年的建造師考試制度的運行,截止2014年9月3日,全國一級建造師初始注冊人數336238人,變更注冊197881人。其中,江蘇省和浙江省的注冊人數都超過30萬人,位居前兩位。建造師執業資格制度,為我國培養技術人才、開拓國際建筑市場、增強對外工程承包能力等國家利益作出巨大貢獻。
但也恰如市場需求的大量激增,在行業良性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眾多亂象問題。建筑工程學院王雙增院長談到:“具有資質的建造師人才稀缺、企業承攬工程因資質問題受到阻礙,不惜重金“租證”。同時,建筑行業考核評價體系尚待健全、工程的安全生產和質量管理問題尚待有效的監督管理,多重因素,共同滋生掛靠產業鏈。但是,制度的建設不會因噎廢食,對于一級建造師等涉及國計民生的重要的資質管理今后只能加強,不會削弱??赡軙蛳冗M國家學習,也會和政府轉變職能相結合。但是在改革中前進的目標不會改變。”
2014年8月31日頒布的《安全生產法(修訂案)》,進一步加大生產經營單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其中對于發生重特大事故的最高可罰2000萬元,按照事故等級分別處以其上一年年收入30%至80%的罰款。從最新出臺的規范性文件對于安全生產的處罰力度和重視力度,即可見一斑。
從行業的市場化改革的大方向來講,改革勢在必行。但改革的方向,是進一步對行業進行規范管理,進而完善建筑行業的質量管理和安全生產管理,但絕非政府部門的不作為和簡政放權。同時,對于建造師資格管理制度而言,存在《建筑法》、《注冊建造師管理規定》等規范性文件的法律依據,且從制度運行和法律修訂程序來講,都絕非可以通過簡單程序即予取消此關系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業和市場變革。
三、結論
綜上所述:
第一,行政審批事項的取消和下放對建造師資格制度無影響。
第二,準入類資格的取消對建造師資格制度無影響。
第三,一建證書依然是高含金量的證書,說不定以后的含金量會越來越高!
考試前半個月時間,出來這樣一個傳聞,確實會擾亂我們備考的心思,但是同時也是我們這些認真、勤奮、堅定的考生一個絕佳機遇。(經過這么一折騰,那些試探型的、搖擺型的考生,棄考率和裸考率會遠遠高于往年,成為今年考試的炮灰,而認真備考的考生通過的幾率就會相應地加大。)
所以,在看過上面的詳盡分析之后,希望能幫助大家把握國家建筑行業運行的大形勢,理解現在法律政策調整的含義,進而安心準備考試,在最后的沖刺階段心無旁騖、高效復習。抓住這次機會,一舉通過一建考試。
編輯推薦:
相關新聞延伸閱讀: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