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級建造師考試報名預計6月份開始,對于參加今年考試的你,是不是很關注是否夠資格報名一級建造師考試呢?2018年一級建造師報考條件已經公布。那么一建報考條件是怎么回事?具體哪些專業可以報考?工作年限計算方法是怎樣的呢?下面具體給你解答:
一建報考條件是怎么回事?具體分為考全科、免二科和增報專業報考條件,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遵紀守法并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均符合2018年一建報考條件。具體為:
1、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大學專科學歷,工作滿6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4年。
2、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大學本科學歷,工作滿4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3年。
3、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工作滿3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2年。
4、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碩士學位,工作滿2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1年。
5、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博士學位,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1年。
符合上述條件的,于2003年12月31日前,取得建設部頒發的《建筑業企業一級項目經理資質證書》,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人員,可免試《建設工程經濟》和《建設工程項目管理》2個科目,只參加《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和《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2個科目的考試:
1、受聘擔任工程或工程經濟類高級專業技術職務。
2、具有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大學專科以上學歷并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20年。
增項專業考試條件:原“一級建造師相應專業考試”(即增項考試)不再單獨列項考試,并入一級建造師資格考試。設置級別為“增報專業”,請報考人員在選擇專業時注意區分。報考人員須已取得一級建造師資格證書方可報考,成績當年有效。原“一級建造師相應專業考試”檔案號不再使用。
那么具體哪些專業可以報考一級建造師呢?
工程類或工程類經濟專業按教育部現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新舊專業對照表》編制,共涉及本專業36個,相近專業9個。
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包括:土木工程、建筑學、電子信息科技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采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勘察技術與工程、測繪工程、交通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熱力與運動工程、冶金工程、環境工程、安全工程、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石油工程、油氣儲運工程、化學工程及工藝、生物工程、制藥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工程管理、工業工程36本個專業。
相近專業包括:航海技術、輪船工程、交通運輸、自動化、生物醫學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工程力學、園林、工商管理9個相近專業。
工作年限計算方法是怎樣的呢?
計算方法:
1.年限計算按周年計算,截止報名當年12月31日。
2.通常只審核工作年限,項目施工管理工作年限不審核。
3.工作年限包括取得學歷前后的年限。例如本科報考一級建造師,只要有本科學歷并且工作滿4年即可,并不需要取得本科學歷后再工作4年。
4.如果連續取得學歷的情況為:初中>高中>全日制本(專)科,那么工作年限只能從全日制本(專)科畢業年開始算起。
計算說明:
如果連續取得學歷的情況為:高中(中專)>大專>非全日制本科,那么工作年限可以從大專畢業年算起。因為可以解釋為:大專畢業即參加工作至今,而且在業余時間通過不懈努力取得非全日制本科學歷。
如果取得學歷的情況為:高中(中專)>大專>中斷N年>非全日制本科,那么同上工作年限可以從工作年限N+非全日制算起。
如果取得學歷的情況為:高中(中專)>大專>中斷N年>全日制本科,那么工作年限為N+全日制本科畢業年至今。
這就是今年一級建造師考試完整的報考條件,不知道現在對一建報考條件是怎么回事?具體哪些專業可以報考?工作年限計算方法是怎樣的是否了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