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資格考試都是以考試大綱作為基礎,建造師考試也不例外。考試大綱作為出題人考察考生的知識范圍的標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可以這樣說:滲透了考試大綱,考生通過建造師考試變得相當容易。
對建造師的定位,比較公認的是:建造師是進行工程管理的工程師,是一種建筑行業專業人士。這個定位決定了建造師應該具有的知識范圍和經驗,明確了建造師應該是懂管理、懂技術、懂經濟、懂法規、綜合素質較高的復合型人員。合格的建造師既要有理論水平、也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餓較強的組織能力。
2003年2月,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建設部市場司組織召開了建造師職業資格考試大綱的編制工作座談會,提出了考試大綱的編制要求,這次會議主要明確了建造師考試大綱的編制重點體現的“五個特性”和必須堅持的“六個結合”。
五個特性-----綜合性、實踐性、通用性、國際性和前瞻性。
六個結合-----與建造師的定位相結合、與高校專業學科設置相結合、與現行法律法規相結合、與國際通行做法相結合和目前項目經理資質管理向建造師職業資格制度平穩過渡相結合。
建造師考試大綱是吸收我國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一級注冊建筑師和注冊土木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大綱的經驗基礎上編寫的。與其他資格考試大綱的有共通的地方,與其他大綱的聯系也比較緊密。比如在監理工程師的有關資格考試和培訓中,進度計劃的類型和編制方法、應用、時間參數計算甚至優化等已經做了比較詳細的介紹。主要包括組織措施、技術措施、經濟措施和管理措施等。這些在建造師的考試大綱中基本沒有變化。但在建造師的考試中,考試大綱中的進度控制內容注重從總體上提出進度控制的概念、方法、措施,而與各個專業相結合的應用則體現在各個專業大綱中的應用實務中。
作為基礎的基礎,考試大綱為考生的復習提供了最大的便利,系統地研究了考試大綱對通過考試的幫助無疑是巨大的。不管出題人的角度和思路如何變化,考生只需要記住:萬變不離其宗,把考試大綱掌握了,通過將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