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隔(截)水帷幕
1.采用隔(截)水帷幕的曰的是切斷基坑外的地下水流人基坑內部。截水帷幕的厚度應滿足基坑防滲要求,截水帷幕的滲透系數宜小于1.0×10-6 cm/S.
2.當地下含水層滲透性較強、厚度較大時,可采用懸掛式豎向截水與坑內井點降水相結合或采用懸掛式豎向截水與水平封底相結合的方案。
3.截水帷幕目前常用注漿、旋噴法、深層攪拌水泥土樁擋墻等結構形式。
4.基坑的隔(截)水帷幕(或可以隔水的圍護結構)周圍的地下水滲流特征與降水目的、隔水帷幕的深度和含水層位置有關,利用這些關系布置降水井可以提高降水的效率,減少降水對環境的影響。
5.隔(截)水帷幕與降水井布置大致可分成三種類型,需要依據有關條件綜合考慮。
(二)隔(截)水帷幕與降水井布置
1.隔水帷幕隔斷降水含水層
基坑隔水帷幕深入降水含水層的隔水底板中,井點降水以疏干基坑內的地下水為目的,見圖降水井 圍護結構(隔水帷幕)這類隔水帷幕將基坑內的地下水與基坑外的地下水分隔開來,基坑內、外地下水無水力聯系。此時,應把降水井布置于坑內,降水時,基坑外地下水不受影響。
2.隔水帷幕底位于承壓水含水層隔水頂板中
隔水帷幕位于承壓水含水層頂板中,井點降水以降低基坑下部承壓含水層的水頭,防降水井 圍護結構(隔水帳幕)隔水層止基坑底板隆起或承壓水突涌為目的,見圖1K413024-3.這類隔水帷幕未將基坑內、外承壓含水層分隔開。由于不受圍護結構的影響,基坑內、外地下水連通,這類井點降水影響范圍較大。此時,應把降水井布置于基坑外側。因為即使布置在坑內,降水依然會對基坑外水位有明顯影響,如果布置在基坑內反而會多出封井問題。
3.隔水帷幕底位于承壓水含水
隔水帷幕底位于承壓水含水層中,如果基坑開挖較淺,坑底未進入承壓水含水層,井點降水以降低承壓水水頭為目的;如果基坑開挖較深,坑底已經進入承壓水含水層,井點降水前期以降低承壓水水頭為目的,后期以疏干承壓含水層為目的,見圖1K413024-4.這類隔水帷幕底位于承壓水含水層中,基坑內、外承壓含水層部分被隔水帷幕隔開,僅含水層下部未被隔開。由于受圍護結構的阻擋,在承壓含水層上部基坑內、外地下水不連續,下部含水層連續相通,地下水呈三維流態。隨著基坑內水位降深的加大,基坑內、外水位相差較大。在這類情況時,應把降水井布置于坑內側,這樣可以明顯減少降水對環境的影響,而且隔水帷幕插入承壓含水層越深,這種優勢越明顯。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