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130城市道路結構工程質量控制 P207
1、石灰穩定土基層的質量控制措施:
1)宜采用塑性指數10~15的粉質黏土、黏土,塑性指數大于4的砂性土亦可使用,土中的有機物含量小于10%;宜用1~3級的新灰。磨細生石灰,可不經消解直接使用,塊灰應在使用前2~3d完成消解,未能消解的生石灰塊應篩除,消解石灰的粒徑不得大于10mm。
2)石灰土配合比設計應準確,通過配合比設計確定最佳的石灰劑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達到設計要求的7d無側限抗壓強度的要求。
3)石灰土拌合應根據原材料的含水量變化及時調整拌合用水量,拌合物應均勻,石灰土應過篩,攤鋪時控制虛鋪厚度,確保基層厚度和高程,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2個百分點范圍內,嚴禁用薄層貼補的辦法找平。石灰土應濕養,養生期不宜少于7d,養生期應封閉交通。
2、水泥穩定土基層的質量控制措施:
1)應采用初凝時間大于3h,終凝時間不小于6h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火山灰硅酸鹽水泥。水泥貯存期超過3個月或受潮,應進行性能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宜選用粗粒土、中粒土,塑性指數宜為10~17,粒料最大粒徑不宜超過37.5mm,用作底基層粒料最大粒徑: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超過37.5mm;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得超過53mm。
2)水泥穩定土的配合比要符合設計與規范要求。計量準確、含水量符合施工要求且拌合均勻。宜采用專用攤鋪機械攤鋪。水泥穩定土類材料自拌合物攤鋪完成,不得超過3h。分層攤鋪時,應在下層養護7d后,方可攤鋪上層材料。宜在水泥初凝時間到達前碾壓成活。宜采用灑水養護,保持濕潤。常溫下成活后應經7d養護。
3、石灰工業廢渣(石灰粉煤灰)穩定砂礫基層的質量控制措施:
1)粉煤灰化學成份的SiO2、AL2O3、Fe2O3總量宜大于70%,燒失量宜小于或等于10%。破碎砂礫中最大粒徑不得大于37.5mm。
2)混合料應由拌合廠集中拌制,宜采用強制式拌合機拌制,拌制石灰粉煤灰砂礫應做延遲時間試驗,灑水養護,常溫下不宜少于7d,養護期間封閉交通。
4、石灰工業廢渣穩定砂礫基層質量控制項目主要有:配合比、級配、含水量、拌合均勻性、壓實度、7d無側限抗壓強度等。
5、我國行業標準規定,瀝青混合料面層施工外觀質量要求是:
1)表面應平整、堅實、不得有脫落、掉渣、裂縫、推擠、爛邊、粗細料集中等現象;
2)用10t以上壓路機碾壓后,不得有明顯輪跡;
3)接縫應緊密、平順,燙縫不應枯焦; 來源:考試大
4)面層與路緣石及其他構筑物應接順,不得有積水現象。
6、瀝青混合料面層施工質量檢測項目:是壓實度、厚度、彎沉值、平整度、寬度、中線高程、橫坡、井框與路面的高差等八項。06年考點
7、國家標準《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檢查內容:施工過程中,瀝青混合料路面工程質量應檢查外觀、接縫、施工溫度、礦料級配、瀝青用量、馬歇爾試驗指標、壓實度等。同時還應控制厚度、平整度、寬度、縱斷面高程、橫坡度等外形尺寸。 來源:www.examda.com
8、抗滑表層還應檢查構造深度、磨擦系數等。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的平整度采用3m平整度儀測得。
9、城市道路結構工程水泥砼路面施工質量控制要求:
1)材料與配合比: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應采用42.5級以上的道路硅酸鹽水泥或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其他道路可采用礦渣水泥,其強度等級不低于32.5級。水泥應有出廠合格證,并經復驗合格,粗集料宜使用人工級配。宜采用質地堅硬、細度模數在2.5以上,符合級配規定的潔凈粗砂、中砂。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層。淡化海砂不得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可用于支路。
脹縫板宜用厚20mm,水穩定性好,具有一定柔性的板材制作,且經防腐處理。填縫材料宜用樹脂類、橡膠類、聚氯乙烯膠泥類、改性瀝青類填縫材料,并宜加入耐老化劑。
普通砼的配合比在兼顧經濟性的同時應滿足抗彎強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項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