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有下列情況( )之一的,仲裁協議無效。
A.約定的事項超出法律規定的仲裁范圍的
B.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仲裁協議
C.一方采取脅迫手段,迫使對方訂立仲裁協議的
D.訂有仲裁條款的合同無效
E.在仲裁協議中,當事人對仲裁事項或者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當事人又達不成補充協議的
(2.00) A B C D E
32、 建設工程中常見的施工合同主體糾紛成因一般包括( )。
A.因承包商資質不夠導致的糾紛
B.因無權代理與表見代理導致的糾紛
C.因聯合體承包導致的糾紛
D.因“掛靠”問題而產生的糾紛
E.因履約范圍不清而產生的糾紛
(2.00) A B C D E
33、 建設工程的施工合同工程款糾紛的成因一般包括( )。
A.“三邊工程”引起的工程造價失控
B.建設單位不顧實際降低造價,縮短工期
C.施工合同調價與索賠條款的重合
D.合同缺陷 E.雙方理解分歧
(2.00) A B C D E
34、 下列措施中可以防范施工合同工程款糾紛的有( )。
A.簽訂書面合同 B.避免約定不明與理解分歧
C.避免合同缺項 D.聯合體承包應當規范、自愿
E.避免合同總價與分項工程單價之和不符
(2.00) A B C D E
35、 以下各項屬于施工合同質量糾紛的成因的有( )。
A.工程款拖欠
B.建設單位不顧實際的降低造價,縮短工期
C.不按建設程序運作
D.施工單位脫離設計圖紙、違反技術規范以及在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
E.監理制度不嚴格
(2.00) A B C D E
36、 為防范工程建設施工合同的質量糾紛,應當( )。
A.嚴格按照建設程序進行工程建設
B.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建筑工程質量、安全標準的要求進行設計和施工
C.合理劃分標段,不能隨意肢解工程
D.完善質量保修制度
E.加強對建筑市場承包商資質的監管
(2.00) A B C D E
37、 以下各項屬于施工合同變更和解除糾紛的成因的有( )。
A.各方對分包管理不嚴
B.設計與施工之間的脫節
C.“三邊工程”導致大量變更產生
D.大量的口頭變更導致事后責任無法分清
E.工程本身具有的不可預見性
(2.00) A B C D E
38、 為防范工程建設施工合同的變更和解除糾紛,應當( )。
A.完善質量保修制度
B.避免設計與施工以及不同專業設計之間的脫節
C.避免“三邊工程”
D.規范口頭變更
E.合理劃分標段,不能隨意肢解工程
(2.00) A B C D E
39、 施工合同竣工驗收糾紛成因包括( )。
A.表見代理糾紛
B.隱蔽工程竣工驗收產生的糾紛
C.未經竣工驗收提前使用產生的糾紛
D.承包商資質的糾紛
E.聯合體承包糾紛
(2.00) A B C D E
40、 施工合同竣工驗收糾紛的防范措施有( )。
A.嚴格按照規范和合同約定進行隱蔽工程竣工驗收
B.避免未經竣工驗收提前使用
C.避免“掛靠”
D.加強對承包商資質的審查,避免與不具備相應資質的承包商訂立合同
E.對造價和工期的要求應當符合客觀規律
(2.00) A B C D E
41、 施工合同審計糾紛的成因是( )。
A.各方對分包管理不嚴 B.合同缺陷
C.工程造價的技術性問題 D.有關各方對審計監督權的認識偏差
E.審計機關的獨立性得不到保證
(2.00) A B C D E
42、 施工合同審計糾紛的防范措施包括( )。
A.正確認識審計監督權 B.確保審計機關的獨立性
C.嚴格禁止轉包 D.避免合同缺項
E.規范審計工作
(2.00) A B C D E
43、 建設工程物資采購合同糾紛可以分為( )。
A.建設工程物資采購合同質量糾紛
B.建設工程物資采購合同數量糾紛
C.建設工程物資采購合同履行期限、地點的糾紛
D.建設工程物資采購合同價款糾紛
E.建設工程物資采購合同變更糾紛
(2.00) A B C D E
44、 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糾紛成因包括( )。
A.建設工程勘察、設計質量糾紛
B.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期限糾紛
C.建設工程勘察、設計變更糾紛
D。建設工程勘察、設計責任糾紛
E.建設工程勘察、設計主體資格糾紛
(2.00) A B C D E
45、 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托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中( )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
A.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
B.法院委托的鑒定機構沒有征得當事人的同意
C.鑒定程序嚴重違法
D.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
E.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
(2.00) A B C D E
46、 對有缺陷的鑒定結論,可以通過( )等方法解決的,不予重新鑒定。
A.雙方默認
B.補充鑒定
C.法院認可
D.重新質證
E.補充質證
(2.00) A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