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Z304000 建設工程法律責任
1Z304010 掌握建設工程相關法律關于法律責任的規定
1Z304011 招標投標法關于法律責任的規定
(1)應該招標而未招標的法律責任
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而不招標的,將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化整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規避招標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項目合同金額5‰以上10‰以下的罰款;對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國有資金的項目,可以暫停項目執行或者暫停資金撥付;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例題: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而不招標的,可以處項目合同金額( )的罰款。
A.0.1%-0.3% B.0.5%-1% C.1%-3% D.5%-10%
答案:B。
例題: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國有資金的、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化整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規避招標的,可以( )。
A.罰款 B.沒收違法所得 C.暫停項目執行
D.暫停資金撥付 E.吊銷營業執照
答案:ACD。
例題:規避招標應當承擔的行政責任有( )。
A.責令限期改正 B.罰款 C.吊銷營業執照
D。沒收違法所得 E.暫停撥付資金
答案:ABE。
(2)招標代理機構法律責任
招標代理機構違反本法規定,泄露應當保密的與招標投標活動有關的情況和資料的,或者與招標人、投標人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處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單位罰款數額5‰以上10‰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暫停直至取消招標代理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上述所列行為影響中標結果的,中標無效。
例題:招標代理機構泄露應當保密的與招標投標活動有關的情況和資料的,或者與招標人、投標人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根據《招標投標法》的規定,應當處以( )的罰款。
A.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 B.10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
C.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 D.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
答案:C。
例題:招標代理機構違反《招標投標法》應當承擔的行政責任包括( )。
A.警告 B。罰款 C。責令改正
D.沒收違法所得 E.暫停直至取消招標代理資格
答案:BDE。
(3)招標人法律責任
1)招標人以不合理的條件限制或者排斥潛在投標人的,對潛在投標人實行歧視待遇的,強制要求投標人組成聯合體共同投標的,或者限制投標人之間競爭的,責令改正,可以處l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例題:招標人以不合理的條件限制或者排斥潛在投標人的,可以處以( )的罰款。
A.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 B.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
C.10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 D.1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
答案:A。
例題:招標人對潛在投標人實行歧視待遇的,強制要求投標人組成聯合體共同投標的,或者限制投標人之間競爭的,應當( )。
A.警告 B.罰款 C.責令改正 D.賠償損失 E.沒收違法所得
答案:BC。
2)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招標人向他人透露已獲取招標文件的潛在投標人的名稱、數量或者可能影響公平競爭的有關招標投標的其他情況的,或者泄露標底的,給予警告,可以并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上述所列行為影響中標結果的,中標無效。
3)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招標人違反本法規定,與投標人就投標價格、投標方案等實質性內容進行談判的,給予警告,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上述所列行為影響中標結果的,中標無效。
4)招標人在評標委員會依法推薦的中標候選人以外確定中標人的,或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在所有投標被評標委員會否決后自行確定中標人的,中標無效。責令改正,可以處中標項目金額5‰。以上‰。以下的罰款;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例題:下列招標人的行為中,違反《招標投標法》的有( )。
A.泄露標底 B.對潛在投標人實行歧視待遇 C.以他人名義進行招標
D.對于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招標人與投標人進行實質性談判
E.在評標委員會依法推薦的中標候選人以外確定中標人
答案:ABDE。
(4)投標人法律責任
1)投標人相互串通投標或者與招標人串通投標的,投標人以向招標人或者評標委員會成員行賄的手段謀取中標的,中標無效,處中標項目金額5‰以上10‰以下的罰款,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單位罰款數額5‰以上10‰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取消其1年至2年內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投標資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例題:投標人相互串通投標或者與招標人串通投標的,尚未構成犯罪的,可能承擔的法律后果有( )。
A.中標無效 B.吊銷營業執照 C.責令改正 D.賠償損失 E。沒收違法所得
答案:ABDE。
2)投標人以他人名義投標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虛作假,騙取中標的,中標無效,給招標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投標人有上述所列行為尚未構成犯罪的,處中標項目金額5‰以上10‰。以下的罰款,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單位罰款數額5‰以上10‰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取消其1年至3年內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投標資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例題:下列行為中,導致中標無效的有( )。
A.招標代理機構與招標人、投標人串通
B.招標人限制投標人之間的競爭
C.以他人名義進行投標,騙取中標的
D.對于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招標人與投標人進行實質性談判
E.在評標委員會依法推薦的中標候選人以外確定中標人
答案:ACDE。
(5)評標委員會法律責任
評標委員會成員收受投標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好處的,評標委員會成員或者參加評標的有關工作人員向他人透露對投標文件的評審和比較、中標候選人的推薦以及與評標有關的其他情況的,給予警告,沒收收受的財物,可以并處3千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有所列違法行為的評標委員會成員取消擔任評標委員會成員的資格,不得再參加任何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評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例題:評標委員會成員收受投標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好處的,給予警告,沒收收受的財物,可以并處( )的罰款。
A.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B.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C.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 D.100130元以上20000元以下
答案:B。
例題:評標委員會成員向他人透露對投標文件的評審和比較、中標候選人的推薦以及與評標有關的其他情況的,( )。
A.責令改正 B.取消擔任評標委員會成員的資格
C。沒收違法所得 D.不得再參加任何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評標
E。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答案:BCDE。
(6)中標人法律責任
1)中標人將中標項目轉讓給他人的,將中標項目肢解后分別轉讓給他人的,違反本法規定將中標項目的部分主體、關鍵性工作分包給他人的,或者分包人再次分包的,轉讓、分包無效,處轉讓、分包項目金額5‰以上l0‰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可以責令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例題:中標人將中標項目( )的,轉讓、分包無效。
A.轉讓給他人 B.輔助性工作分包給他人
C.肢解后分別轉讓給他人的 D.主體工作分包給他人
E.關鍵性工作分包給他人
答案:ACDE。
例題:中標人將中標項目違法轉讓、分包的,( )。
A。處轉讓、分包項目金額0.5%以上1%以下的罰款 B.責令改正
C.可以責令停業整頓 D.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E.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答案:ACDE。
2)中標人不履行與招標人訂立的合同的,履約保證金不予退還,給招標人造成的損失超過履約保證金數額的,還應當對超過部分予以賠償;沒有提交履約保證金的,應當對招標人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例題:中標人不履行與招標人訂立的合同的,給招標人造成損失的,( )。
A.僅僅沒收中標人的履約保證金即可
B.履約保證金不予退還,給招標人造成的損失超過履約保證金數額的,中標人還應當對超過部分予以賠償
C.中標人的賠償額以履約保證金和招標人的損失數額之間的低者為賠償標準
D.中標人的賠償額以履約保證金的數額為限,履約保證金數額超過招標人的損失數額的,招標人還應返還超過部分
答案:B。
3)中標人不按照與招標人訂立的合同履行義務,情節嚴重的,取消其2年至5年內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投標資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例題:中標人不按照與招標人訂立的合同履行義務,情節嚴重的,取消其( )年內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投標資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A.1-3 B.2-3 C.2-5 D.3-5
答案:C。
(7)行政監督機關法律責任
對招標投標活動依法負有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例題:對招標投標活動依法負有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不構成犯罪的,( )。
A.責令改正 B.罰款 C.賠償損失 D.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答案:D。
(8)行政處罰
1)招標人與中標人不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人的投標文件訂立合同的,或者招標人、中標人訂立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的協議的,責令改正;可以處中標項目金額5‰以上10‰以下的罰款。
例題:根據《招標投標法》的規定,招標人、中標人訂立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的協議的,( )。
A.責令改正 B.協議有效 C.賠償損失 D.沒收違法所得
答案:A。
2)本章規定的行政處罰,由國務院規定的有關行政監督部門決定。本法已對實施行政處罰的機關作出規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