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地面工程分類
根據《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9--2010要求,建筑地面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劃分為:
1.整體面層
基層:略。
面層:水泥混凝土面層、水泥砂漿面層、水磨石面層、硬化耐磨面層、防油滲面層、不發火(防爆)面層、自流平面層、涂料面層、塑膠面層、地面輻射供暖的整體面層。
2.板塊面層
基層:略。
面層:磚面層(陶瓷錦磚、缸磚、陶瓷地磚各水泥花磚面層)、大理石面層和花崗石面層、預制板面層(水泥混凝土板塊、水磨石板塊、人造石板塊面層)、料石面層(條石、塊石面層)、塑料板面層、活動地板面層、金屬板面層、地毯面層、地面輻射供暖的板塊面層。
3.木、竹面層
基層:略。
面層:實木地板、實木集成地板、竹地板面層(條材、塊材面層)、實木復合地板面層(條板、塊材面層)、軟木類地板面層(條材、塊材面層)地面輻射供暖的木板面層。
二、材料技術要求
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應按設計要求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2010的規定選用,并應符合現行國家、行業材料標準的規定;進場材料應有中文質量合格證明文件、規格、型號及性能檢測報告,對重要材料應有復驗報告,并符合國家現行規定。
(1)花崗石、瓷磚的放射性。
(2)地板中人造板、地毯及地毯襯墊中的游離甲醛(釋放量或含量)。
(3)木竹地板面層下的木擱柵、墊木和墊層地板等采用木材的樹種、選材標準和鋪設木材的含水率以及防腐、防蛀處理等,均應符合國家《木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6--2012的有關規定。所選用的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進場時應對其斷面尺寸、含水率等主要技術指標進行抽檢,抽檢數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
(4)鋪設塑料面層使用的膠粘劑應按基層材料和面層材料使用的相容性要求,通過試驗確定,其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5)防靜電塑料板配套的膠粘劑、焊條等應具有防靜電性能。
(6)鋪設塑料地板面層所使用的焊條成分和性能應與被焊的板相同,其質量應符合有關技術標準的規定,并應有出廠合格證。
(7)工程施工中使用的膠粘劑:
溶劑膠粘劑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苯、甲苯十二甲苯;
水性膠粘劑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和游離甲醛。
三、施工環境要求
(1)材料檢驗已經完畢并符合要求。
(2)應已對所覆蓋的隱蔽工程進行驗收且合格,并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單會簽。
(3)施工前,應做好水平標志,以控制鋪設的高度和厚度,可采用豎尺、拉線、彈線等方法。
(4)對所有作業人員進行了技術交底,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
(5)作業時的環境如天氣、溫度、濕度等狀況應滿足施工質量可達到標準的要求。
(6)豎向穿過地面的立管已安裝完,并裝有套管。如有防水層,基層和構造層已找坡,管根已作防水處理。
(7)門框安裝到位,并通過驗收。
(8)基層潔凈,缺陷已處理完,并作隱蔽驗收。
四、施工工藝
1.石材飾面施工
(1)工藝流程
基層處理→放線→試拼石材→鋪設結合層砂漿→鋪設石材→養護→勾縫。
(2)施工工藝
1)基層處理:把沾在基層上的浮漿、落地灰等用鏨子或鋼絲刷清理掉,再用掃帚將浮土清掃干凈。
2)放線:根據水平標準線和設計厚度,在四周墻、柱上彈出面層的上平標高控制線。
3)試拼石材:將房間依照石材的尺寸,排出石材的放置位置,并在地面彈出十字控制線和分格線。
天然石材面層鋪設前,板材背面和側面應進行防堿處理(背涂)。
4)鋪設結合層砂漿:鋪設前應將基底濕潤,并在基底上刷一道素水泥漿或界面結合劑,隨刷隨鋪設攪拌均勻的干硬性水泥砂漿。
5)鋪設石材:將石材放置在干拌料上,用橡皮槌敲擊找平,之后將石材拿起,在干拌料上澆適量素水泥漿,同時在石材背面涂厚度約lmm的素水泥膏,再將石材放置在找過平的干拌料上,用橡皮錘將石材按標高控制線和方正控制線坐平坐正。
6)養護:當大石材面層鋪貼完應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小于7d。
7)勾縫:當石材面層的強度達到可上人的時候(結合層抗壓強度達到1.2MPa),進行勾縫;用同種、同強度等級、同色的摻色水泥膏或專用勾縫膏;顏料應使用礦物顏料,嚴禁使用酸性顏料;縫要求清晰、順直、平整、光滑、深淺一致,縫色與石材顏色一致。
2.瓷磚面層
(1)工藝流程
基底處理→放線→浸磚→鋪設結合層砂漿→鋪磚→養護→勾縫→檢查驗收。
(2)施工工藝
1)基層處理:把沾在基層上的浮漿、落地灰等用鏨子或鋼絲刷清理掉,再用掃帚將浮土清掃干凈。
2)放線:根據水平標準線和設計厚度,在四周墻、柱上彈出面層的上平標高控制線。
3)浸磚:瓷磚鋪貼前應在水中充分浸泡,以保證鋪貼后不致吸走灰漿中水分而粘貼不牢。浸水后的瓷磚應陰干備用,陰干的時間視氣溫和環境溫度而定,一般3~5 h,以瓷磚表面有潮濕感但手按無水跡為準。
4)鋪設結合層砂漿:鋪設前應將基底濕潤,并在基底上刷一道素水泥漿或界面結合劑,隨刷隨鋪設攪拌均勻的干硬性水泥砂漿。
5)鋪磚:將磚放置在干拌料上,用橡皮錘敲打找平,之后將磚拿起,在干拌料上澆適量素水泥漿,同時在磚背面涂厚度約lmm的素水泥膏,再將磚放置在找過平的干拌料上,用橡皮錘將瓷磚按標高控制線和方正控制線坐平坐正。
6)養護:磚面層鋪貼完24h內應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小于7d。
7)勾縫:當磚面層的強度達到可上人的時候,進行勾縫;勾縫時采用同種、同強度等級、同色的水泥膏或1:1水泥砂漿;要求縫清晰、順直、平整、光滑、深淺一致,且縫應低于磚面0.5~lmm。
3.竹、木面層
(1)工藝流程
基層處理→安裝木擱柵→鋪毛地板→鋪設竹、木地板→刨平磨光。
(2)施工工藝
1)基層處理:把粘在基層上的浮漿、落地灰等用鏨子或鋼絲刷清理掉,再用掃帚將浮土清掃干凈。
2)安裝木擱柵:先在樓板上彈出各木擱柵的安裝位置線(間距300mm或按設計要求)及標高,將擱柵(斷面梯形,寬面在下)放平、放穩,并找好標高,用膨脹螺栓和角碼(角鋼上鉆孔)把擱柵牢固固定在基層上,木擱柵下與基層間縫隙應用干硬性砂漿填密實。
3)鋪毛地板:根據木擱柵的模數和房間的情況,將毛地板下好料。將毛地板牢固釘在木擱柵上,釘法采用直釘和斜釘混用,直釘釘帽不得突出板面。毛地板可采用條板,也可采用整張的細木工板或中密度板等類產品。采用整張板時,應在板上開槽,槽的深度為板厚的1/3,方向與擱柵垂直,間距200mm左右。
4)鋪竹、木地板:從墻的一邊開始鋪釘企口竹地板,靠墻的一塊板應離開墻面lOmm左右,以后逐塊排緊。釘法采用斜釘,竹地板面層的接頭應按設計要求留置。鋪竹地板時應從房間內退著往外鋪設。
5)清理、成品保護。
4.地毯面層
地毯面層應采用地毯塊材或卷材,以空鋪法或實鋪法鋪設。
(1)工藝流程
基底處理→放線→地毯剪裁→釘倒刺板條→鋪襯墊→鋪設地毯→細部收口。
(2)施工工藝
1)基層處理:把粘在基層上的浮漿、落地灰等用鏨子或鋼絲刷清理掉,再用掃帚將浮土清掃干凈。如條件允許,用自流平水泥將地面找平為佳。
2)放線:嚴格依照設計圖紙對各個房間的鋪設尺寸進行度量,檢查房間的方正情況,并在地面彈出地毯的鋪設基準線和分格定位線。活動地毯應根據地毯的尺寸,在房間內彈出定位網格線。
3)地毯剪裁:根據放線定位的數據,剪裁出地毯,長度應比房間長度大20mm。
4)釘倒刺板條:沿房間四周踢腳邊緣,將倒刺板條牢固釘在地面基層上,倒刺板條應距踢腳8~lOmm。
5)鋪襯墊:將襯墊采用點粘法粘在地面基層上,要離開倒刺板lOmm左右。
6)鋪設地毯:先將地毯的一條長邊固定在倒刺板上,毛邊掩到踢腳板下,用地毯撐子拉伸地毯,直到拉平為止;然后將另一端固定在另一邊的倒刺板上,掩好毛邊到踢腳板下。一個方向拉伸完,再進行另一個方向的拉伸,直到四個邊都固定在倒刺板上。在邊長較長的時候,應多人同時操作,拉伸完畢時應確保地毯的圖案無扭曲變形。
當地毯需要接長時,應采用縫合或燙帶粘結(無襯墊時)的方式,縫合應在鋪設前完成,燙帶粘結應在鋪設的過程中進行,接縫處應與周邊無明顯差異。
7)細部收口:地毯與其他地面材料交接處和門口等部位,應用收口條做收口處理。
5.塑料面層
(1)工藝流程
基底處理→彈線→刷底膠→鋪塑料板。
(2)施工工藝
1)基層處理:把基層上的浮漿、落地灰等用鏨子或鋼絲刷清理掉,再用掃帚將浮土清掃干凈。用自流平水泥將地面找平,養護至達到強度要求。然后打磨、清潔,不得殘留白灰。
2)彈線:將房間依照塑料板的尺寸,排出塑料板的放置位置,并在地面彈出十字控制線和分格線。
3)刷底膠:鋪設前應將基底清理干凈,并在基底上刷一道薄而均勻的底膠,底膠干燥后,按彈線位置沿軸線由中央向四面鋪貼。
4)鋪塑料板:將塑料板背面用干布擦凈,在鋪設塑料板的位置和塑料板的背面各涂刷一道膠。在涂刷基層時,應超出分格線lOmm,涂刷厚度應小于lmm。在粘貼塑料板塊時,應待膠干燥至不沾手為宜,按已彈好的線鋪貼,應一次就位準確,粘貼密實。基層涂刷膠粘劑時,不得面積過大,要隨貼隨刷。
鋪塑料板時應先在房間中間按照十字線鋪設十字控制板塊,之后按照十字控制板塊向四周鋪設,并隨時用2m靠尺和水平尺檢查平整度。大面積鋪貼時應分段、分部位鋪貼。
塑料卷材的鋪貼:預先按已計劃好的卷材鋪貼方向及房間尺寸裁料,按鋪貼的順序編號,刷膠鋪貼時,將卷材的一邊對準所彈的尺寸線,用壓滾壓實,要求對線連接平順,不
卷不翹。然后依以上方法鋪貼。
當板塊縫隙需要焊接時,宜在48h以后施焊。焊條成分、性能與被焊的板材性能要相同。
鋪貼塑料板面層時,室內相對濕度不宜大于70%,溫度宜在10~32℃之間。冬期施工時,環境溫度不應低于10℃。
塑料板面層施工完后的靜置時間應符合產品的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