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路基試驗路段應選擇地質條件、路基斷面形式等具有代表性的地段,長度宜不小于200m。
2. 原地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和二級公路路堤基底的壓實度不應小于90%;三、四級公路不應小于85%。
3. 土方開挖:開挖至零填、路塹路床部分后,應及時進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時進行,宜在設計路床頂標高以上預留至300mm厚的保護層。
4. 路堤填料最小承載比和最大粒徑要求
5.填料粒徑規范:
6.填石路堤四臺階:在路基面以下0.5m為第一級臺階,0.5~1.5m為第二級臺階,1.5~3.0m為第三級臺階,3.0m以下為第四級臺階。
7.雨期路堤填筑,每一層的表面,應做成2%~4%的雙向路拱橫坡。
8.路塹開挖:邊坡不得一次挖到設計線,應預留厚度300~500mm;雨期挖至路床頂面以上30~50cm時應停止開挖,并在兩側挖臨時排水溝;路基挖至路床頂面以上1m時,完成臨時排水溝后,應停止開挖,待冬期過后再施工。
9.石方路塹和深挖路塹:每挖深3~5m應進行邊坡復測。
10.加固土樁的固化劑宜采用生石灰或水泥。生石灰應采用磨細Ⅰ級生石灰,應無雜質,最大粒徑應小于2mm。水泥宜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3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
11.噴射混凝土面層應在長度方向上每30m設伸縮縫,縫寬10~20mm。漿砌片石護坡每10~ 15m應設置一道伸縮縫,縫寬宜為20~30mm。基底地質有變化處,應
設沉降縫。
12.擋土墻混凝土或砂漿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時,應及時進行墻背回填。距墻背0.5~1.0m內,不得使用重型振動壓路機碾壓。
13.強力夯實法分層厚度5.0m左右,其中底層稍厚,但不超過5.5m,面層稍薄,一般為4.0m。
14.高路堤宜每填筑2m沖擊補壓一次,或每填筑4-6m強夯補壓一次。
15.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應按設計做好過渡段,過渡段路堤壓實度應不小于96%;臺背與墻背1.0m范圍內回填宜采用小型夯實機具壓實。
16.爆炸擠淤:拋填高度應高于潮水位。拋填進尺最小宜不小于 3m ,最大宜不大于 10m。
17.截水溝:無棄土堆,截水溝的邊緣離開挖方路基坡頂的距離:一般土質至少應離開5m,黃土地區不應小于10m;有棄土堆,截水溝應離開棄土堆腳1~5m,棄土堆坡腳離開路基挖方坡頂區不應小于10m;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溝離開路堤坡腳至少2.0m。
18.施工監測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預壓過程中,應進行密封膜下真空度、孔隙水壓力、表面沉降、深層沉降及水平位移等預壓參數的監測。膜下真空度每隔4h測一次,表面沉降每2d測一次。
②當連續五晝夜實測地面沉降小于0.5mm/d,地基固結度已達到設計要求的80%時,經驗收,即可終止抽真空。
③停泵卸荷后24h,應測量地表回彈值。
19.軟土路基:袋裝砂井埋入砂墊層深度不應小于0.3m,塑料排水板埋入砂墊層深度不應小于0.5m。真空預壓停止抽氣條件:連續5晝夜實測沉降速率小于或等于0.5mm/d;②滿足工程對沉降、承載力的要求;
③地基固結度達到設計要求的80%以上。強夯處理范圍應超出路堤坡腳,每邊超出坡腳的寬度不宜小于3m,強夯置換處理范圍應為坡腳外增加一排置換樁。
20.路堤中心線地面沉降速率24h應不大于10~15mm, 坡腳水平位移速率24h應不大于5mm。應結合沉降和位移觀測結果綜合分析地基穩定性。填筑速率應以水平位移控制為主,超過標準應立即停止填筑。
……由于篇幅較長,剩余考點請考生移步資料包下載PDF版查看。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就點擊側邊【★收藏】它吧~
如何查看已收藏的文章?進入【233網校APP】——【我的】——【?我的收藏/記錄/關注】即可查看!
233網校師資團隊根據一級建造師考試歷年命題規律,精煉各科教材高頻核心考點,打薄教材,囊括全科考點重難點,得分核心點一個不落下!讓你花最短的時間,只背必考點!
>>微信掃碼進入試讀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jiangyan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