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5)
背景材料:
A建筑公司中標某污水處理廠工程,該污水處理廠工程主要包括沉淀池和管道等單位工程。其中有一座混凝土二次沉淀池,該二次沉淀池外接有一條直徑50㎜排水管,管材為硬聚氯乙烯雙壁波紋管。
問題:
1、 這個污水處理廠工程施工項目經理部已放置工程概況牌、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牌、安全記錄牌,還有哪些標牌沒有放置?
2、 排水管施工時,溝槽采用挖掘機挖至設計標高,槽底寬0.9m,有何問題?
3、 排水管施工時采用熱熔法連接是否合適,為什么?
4、 如果二次沉淀池和排水管同時施工完畢,可否一超進行功能性試驗?為什么/
5、 二次沉淀池進行功能性試驗(滿水)程序,除注水外還包括哪些?
6、 二次沉淀池進行功能性試驗(滿水)注水有何要求?
答案:
1、 應在門口放置的標牌還有:防火須知牌、安全無重大事故記時牌、施工總平面圖、施工項目經理部組織和主要人員名單圖。
2、 存在的問題有兩條:挖掘機開挖時沒留出200㎜至300㎜人工開挖;槽底寬應為1.1m。
3、 用熱熔法連接不合適,熱熔法是聚氯乙烯雙壁波紋管、聚氯乙烯中空纏繞結構壁管的連接方法,這里應該用彈性密封圈柔性接頭連接。
4、 不能一起進行功能性試驗。因為水池功能性試驗采用滿水試驗方法,試驗時充水至設計水位。排水管功能性試驗采用閉水試驗,試驗時充水并保持上游管頂以上2m水頭壓力。
5、 其余程序還有:試驗準備、水位觀測、蒸發量測定、有關資料整理。
6、 向池內注水分三次進行,每次注水為設計水深1/3,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過2m/24h,相鄰兩次注水的間隔時間應不少于24h。每次注水后宜測讀24h的水位下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