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Z301140 掌握建設工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保護“三同時”的有關規定
1.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申請之日起( )內,完成驗收。
A.60日 B.15日
C.30日 D.45日 考試大注冊建造師考試網(www.examda.cnom)提供
2.建設項目試生產期間,( )應當對環境保護設施運行情況和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進行監測。
A.施工單位 B.設計單位
C.監理單位 D.建設單位
3.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設施經驗收合格,該項目方可正式投入生產或者使用。項目運行中如產生與經批準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不相符的情況,應當( )。
A.停產整頓 B.分析原因上報主管部門
C.進行評價并采取改進措施 D.吊銷營業執照
4.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應當由具有相應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的機構編制。該機構( )。
A.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指定 B.由項目的有關審批部門指定
C.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指定 D.由建設單位依法確定
5.我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對可能造成重大環境影響的項目,要進行( )。
A.專題評價 B.專項評價
C.全面評價 D.監測評價
6.對于規劃、建設后可能造成重大環境影響的項目,建設單位應當編制( )。
A.環境影響報告書 B.環境影響報告表
C.環境影響登記表 D.環境影響監測表
7.需要進行試生產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自建設項目投入試生產之日起( )內,向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該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
A.1個月 B.2個月
C.3個月 D.6個月考試大注冊建造師考試網(www.examda.cnom)提供
8.按照"三同時"制度的規定,落實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措施及經費概算的工作,應當在( )完成。
A.初步設計階段 B.項目審批過程
C.項目招標階段 D.項目施工階段
9.所謂"三同時"制度,是指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措施,又須與主體工程( )。
A.同時立項、同時審批、同時驗收
B.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C.同時開工、同時施工、同時投產
D.同時發包、同時施工、同時竣工 考試大注冊建造師考試網(www.examda.cnom)提供
10.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由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審批部門應當自收到環境影響報告書之日起( )內作出審批決定并書面通知建設單位。
A.60日 B.45日
C.30日 D.15日
11.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 ),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
A.分類、檢測和評估 B.分析、預測和評審
C.分析、預測和評估 D.分析、監測和估價
12.作為建設項目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 )的規定,組織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A.可能造成重大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全面評價
B.可能造成輕度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或者專項評價
C.對環境影響很小、不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應當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D.可能造成一定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全面評價
E.可能造成較大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專項評價
13.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法律規定的審批部門批準的,該項目的( )。
A.審批部門不得批準其建設 B.勘察設計單位不得勘察設計
C.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 D.施工單位不得開工建設
E.驗收單位不得進行驗收 考試大注冊建造師考試網(www.examda.cnom)提供
14.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建設項目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后所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跟蹤檢查,發現下列選項中的( )時,應當追究法律責任。
A.因工期施延、環境變化而產生的環境問題
B.因不可抗力造成的一定環境污染
C.因設備故障造成一定的環境問題
D.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技術服務的機構編制不實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導致嚴重后果
E.審批部門工作人員失職、瀆職,對依法不應批準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予以批準,導致嚴重后果
15.分期建設、分期投產使用的建設項目,其相應的環境保護設施應當( )。
A.分期建設 B.分期驗收
C.分期規劃 D.分期投產使用
E.集中驗收
16.下列選項中,屬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內容的是( )。
A.環境影響報告表 B.建設項目周圍環境的狀況
C.對建設項目實施環境監測的建議 D.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預測和評估
E.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措施及技術、經濟論證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包括內容除答案外,還包括:建設項目概況、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的經濟損益分析、對建設項目實施監測的建議、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
17.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技術服務的機構,不得與負責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 )存在任何利益關系。
A.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B.建設單位
C.鑒定單位 D.其他有關審批部門
E.施工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