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資金成本的概念
資金成本是指企業為籌措和使用資本而付出的代價,是資金使用者向資金所有者和中介機構支付的占用費和籌集費用。資金成本包括資金占用費和籌資費用兩個部分。
資金占用費是指企業占用資金支付的費用,如銀行借款利息和債券利息等?;I資費用是指在資金籌集過程中支付的各項費用,如銀行的借款手續費,發行債券支付的印刷費、代理發行費、律師費、公證費、廣告費等,它通常是在籌措資金時一次性支付,在使用資金的過程中不再發生。因此,籌資費用可看作資金成本的固定費用,一般視為籌資數額的一項扣除。資金占用費和籌集資金的數額、資金占用時間的長短有直接聯系,可看作是資金成本的變動費用。
企業在不同條件下籌集資金的成本并不相同,為了便于分析、比較,資金成本通常以相對數資金成本率表示。企業籌集使用資金所負擔的費用同籌集資金凈額的比,叫做資金成本率(通常也叫資金成本)o資金成本和籌資總額、籌資費用和資金占用費之間的關系式為:
資金成本率=資金占用率/籌資凈額 (1Z102071-1)
其中,籌資凈額=籌資總額-籌資費=籌資總額×(1-籌資費率) (1Z102071-2)
二、資金成本的作用
資金成本的概念廣泛地運用于企業財務管理中,其主要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選擇資金來源、確定籌資方案的重要依據
從籌資決策的角度來講,企業力求選擇資金成本最低的籌資方式。
2.評價投資項目、比較投資方案和進行投資決策的經濟標準
從企業投資決策的角度來講,通常將資金成本率視為一個投資項目的最低收益率或必要報酬率。
3.評價企業經營業績的基準
資金成本還可用作衡量企業經營業績的尺度,即全部投資的利潤率應高于資金成本,否則表明業績欠佳,需要改善經營管理。
三、資金成本的計算
常用的資金成本有個別資金成本和綜合資金成本。
1.個別資金成本
個別資金成本是單種籌資方式的資金成本,包括長期借款資金成本、長期債券資金成本、優先股資金成本、普通股資金成本和留存收益資金成本。其中,前兩種稱為債務資金成本,后三種稱為權益資金成本或自有資金成本。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債務的利息允許從稅前利潤中扣除,從而可以抵免企業所得稅。因此,企業實際負擔的債務資金成本率應當考慮所得稅因素。
資金成本率的計算公式根據籌資方式不同有多種方法,因篇幅所限,下面以債務資金成本為例說明個別資金成本的計算方法。
【例1Z102071-1】 A公司從銀行取得一筆長期借款1000萬元,手續費0.1%,年利率為5%,期限3年,每年結息一次,到期一次還本,企業所得稅率為25%,則這筆借款的資金成本率為:
1000×5%×(1-25%)/1000×(1-0.1%)=3.79%
個別資金成本一般用于比較和評價各種籌資方式。
2.綜合資金成本
綜合資金成本是對各種個別資金成本進行加權平均而得的結果,因此,也稱為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它是指企業以個別資金成本為基數,以各種來源資本占全部資本的比重為權數計算以各種方式籌集的全部長期資金的總成本。綜合資本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Kw=∑KjWj (1Z102071-3)
式中 Kw――綜合資本成本;
Kj――第j種個別資本成本;
Wj――第j種個別資本占全部資本的比重。
【例IZ102071-2】 A公司現有長期資本總額為10000萬元,其中長期借款2000萬元,長期債券5000萬元,普通股3 000萬元,各種長期資金成本率分別為5%、6%和10%。該公司綜合資金成本率可按兩步測算:
第一步,計算各種長期資本占全部資本的比例。
長期借款資金比例=2000÷10000×l00%=20%
長期債券資金比例=5000÷10000×100%=50%
普通股資金比例=3000÷10000×100%=30%
第二步,測算綜合資金成本。
綜合資金成本=5%×20%+6%×50‰+10%×30%=7%
企業有多種籌資方案且每一方案又有多種籌資方式時,由于個別資金成本有高低差異時需要計算綜合資金成本,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通常選擇綜合資金成本最低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