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要點 【章節習題測試】
1.現金和有價證券的財務管理
現金是企業流動性最強的資產,具體包括庫存現金、各種形式的銀行存款、銀行本票、銀行匯票等。企業置存現金的原因,主要是滿足交易性需要、預防性需要和投機性需要。現金的管理除了做好日常收支,加速現金流轉速度外,還需控制好現金持有規模,即確定適當的現金持有量。常用的確定現金持有量的方法有成本分析模式、存貨模式和隨機模式三種。
2.應收賬款的財務管理
應收賬款是企業流動資產中的一個重要項目,應收賬款賒銷的效果好壞,依賴于企業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間、信用標準和現金折扣政策。信用期間是企業允許顧客從購貨到付款之間的時間,或者說是企業給予顧客的付款期間。信用標準,是指顧客獲得企業的交易信用所應具備的條件。現金折扣是企業對顧客在商品價格上所做的扣減。
3.存貨的財務管理
存貨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銷售或者耗用而儲備的物資,包括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協作件、商品等。過多的存貨要占用較多的資金,并且會增加包括倉儲費、保險費、維護費、管理人員工資在內的各項開支。進行存貨管理,就要盡力在各種存貨成本與存貨效益之間做出權衡,達到兩者的最佳結合。
企業儲備存貨有關的成本,包括以下三種:
(1)取得成本。取得成本指為取得某種存貨而支出的成本,分為訂貨成本和購置成本。
①訂貨成本。訂貨成本指取得訂單的成本,如辦公費、差旅費、郵資、電報電話費等支出。訂貨成本中有一部分與訂貨次數無關,如常設采購機構的基本開支等,稱為訂貨的固定成本;另一部分與訂貨次數有關,如差旅費、郵資等,稱為訂貨的變動成本。
②購置成本。購置成本指存貨本身的價值,經常用數量與單價的乘積來確定。訂貨成本加上購置成本,就等于存貨的取得成本。其公式可表達為:
取得成本=訂貨成本+購置成本=訂貨固定成本+訂貨變動成本+購置成本
(2)儲存成本。儲存成本指為保持存貨而發生的成本,包括存貨占用資金所應計的利息、倉庫費用、保險費用、存貨破損和變質損失等。儲存成本也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固定成本與存貨數量的多少無關,如倉庫折舊、倉庫職工的固定月工資等。變動成本與存貨的數量有關,如存貨資金的應計利息、存貨的破損和變質損失、存貨的保險費用等。其公式可表達為:
儲存成本=儲存固定成本+儲存變動成本
(3)缺貨成本。缺貨成本指由于存貨供應中斷而造成的損失,包括材料供應中斷造成的停工損失、產成品庫存缺貨造成的拖欠發貨損失和喪失銷售機會的損失(還應包括商譽損失)。
存貨的總成本=取得成本+儲存成本+缺貨成本
按照存貨管理的目的,通過合理的進貨批量和進貨時間,使存貨的總成本最低,這個批量叫做經濟訂貨量或經濟批量。由經濟訂貨量可以找出最適宜的進貨時間。經濟訂貨量的基本模型是建立在嚴格的假設條件之下的一個理論模型。模型的推導結果為:
Q*=SQR(2KD/K2)
存貨管理的ABC分析法就是按照金額標準和品種數量標準,將企業的存貨劃分為A、B、C三類,分別實行分品種重點管理、分類別一般控制和按總額靈活掌握的存貨管理方法。
備考:2015年一級建造師每日一練 章節習題 模擬考場 歷年真題
講師:2015年一次必過秘訣 備考現在啟程 講師直擊考點 好評如潮
交流:新浪微博 | 微信:jzs1_233 | QQ群:11014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