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完整版講義需要購課才能下載,已購課學員請自行登錄個人學習中心下載全部講義。
第01講 道路結構特征(一)
第1章 城鎮道路工程
2024年道路考點總結
2024年道路專業選擇題涉及的考點為2個單選題,3個多選題,20分案例題一道,其中除了海綿城市
1.5個小問以外,道路3.5個小問。
考核分值超過了20分,略高于多年的道路平均考核分值。本次考核知識點稍偏,多數考點為大綱新
增內容及實操性考點。
2025 年備考建議:重點關注道路章節大綱新增內容、有案例考核潛力但未考過的點,以及具有實操
性的內容。
道路結構圖
1.1 道路結構特征
該章節2024年教材考試未直接涉及考點
1. 城鎮道路分類
(1)根據道路在道路網的地位、交通功能、對沿線的服務功能劃分,可分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
路及支路。
(2)根據路面材料可分為瀝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砌塊路面。
瀝青路面又分為瀝青混凝土、瀝青貫入式和瀝青表面處治路面,瀝青混凝土適用于各交通等級道
路;瀝青貫入式與瀝青表面處治路面適用于支路、停車場。
水泥混凝土路面又分為普通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連續配筋混凝土與鋼纖維混凝 土路面,適用于各
一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工程
1 / 75
第01講 道路結構特征(一)
第1章 城鎮道路工程
2024年道路考點總結
2024年道路專業選擇題涉及的考點為2個單選題,3個多選題,20分案例題一道,其中除了海綿城市
1.5個小問以外,道路3.5個小問。
考核分值超過了20分,略高于多年的道路平均考核分值。本次考核知識點稍偏,多數考點為大綱新
增內容及實操性考點。
2025 年備考建議:重點關注道路章節大綱新增內容、有案例考核潛力但未考過的點,以及具有實操
性的內容。
道路結構圖
1.1 道路結構特征
該章節2024年教材考試未直接涉及考點
1. 城鎮道路分類
(1)根據道路在道路網的地位、交通功能、對沿線的服務功能劃分,可分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
路及支路。
(2)根據路面材料可分為瀝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砌塊路面。
瀝青路面又分為瀝青混凝土、瀝青貫入式和瀝青表面處治路面,瀝青混凝土適用于各交通等級道
路;瀝青貫入式與瀝青表面處治路面適用于支路、停車場。
水泥混凝土路面又分為普通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連續配筋混凝土與鋼纖維混凝 土路面,適用于各
一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工程
1 / 75
交通等級道路。
砌塊路面又可分為石材、預制混凝土砌塊等路面,適用于支路、廣場、停車場、 人行道與步行街。
(3)根據路面力學性能可分為柔性路面和剛性路面。
(4)根據道路使用功能可分為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見圖1.1-1、圖1.1-2)。
一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工程
2 / 75
交通等級道路。
砌塊路面又可分為石材、預制混凝土砌塊等路面,適用于支路、廣場、停車場、 人行道與步行街。
(3)根據路面力學性能可分為柔性路面和剛性路面。
(4)根據道路使用功能可分為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見圖1.1-1、圖1.1-2)。
一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工程
2 / 75
拓展:
單幅路、雙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
2.城鎮道路分級
《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37—2012 在充分考慮道路在城市道路網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及對沿
線服務功能的基礎上,將城鎮道路分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與支路四個等級。
快速路,又稱城市快速路,完全為交通功能服務,是解決城市大容量、長距離、 快速交通的主要道
路。
主干路以交通功能為主,為連接城市各主要分區的干路,是城市道路網的主要骨架。
次干路是城市區域性的交通干道,為區域交通集散服務,兼有服務功能,結合主干路組成干路網。
支路為次干路與居住小區、工業區、交通設施等內部道路的連接線路,解決局部地區交通,以服務
功能為主。
服務功能:例如綠化、景觀、停車、分區、排水等。
一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工程
3 / 75
拓展:
單幅路、雙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
2.城鎮道路分級
《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37—2012 在充分考慮道路在城市道路網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及對沿
線服務功能的基礎上,將城鎮道路分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與支路四個等級。
快速路,又稱城市快速路,完全為交通功能服務,是解決城市大容量、長距離、 快速交通的主要道
路。
主干路以交通功能為主,為連接城市各主要分區的干路,是城市道路網的主要骨架。
次干路是城市區域性的交通干道,為區域交通集散服務,兼有服務功能,結合主干路組成干路網。
支路為次干路與居住小區、工業區、交通設施等內部道路的連接線路,解決局部地區交通,以服務
功能為主。
服務功能:例如綠化、景觀、停車、分區、排水等。
一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工程
3 / 75
A.快速路 B.主干路 C.次干路 D.支路
城鎮道路分級
【模擬題】 1.為區域交通集散服務,兼有服務功能的城鎮道路稱為( )。
【答案】C
第02講 道路結構特征(二)
3. 城鎮道路結構分層
道路結構自上而下包括路面結構層、路基(見圖1.1-3)。
道路路面的基本結構層一般為面層、基層、墊層(有設計要求時基層下加墊層)三個主要層次。當路
面各層的厚度較大時,面層可分為上(表)面層、中面層和下(底) 面層,基層分為上基層、下基層等。
面層直接承受汽車車輪的作用并直接受陽光、雨雪、冰凍等溫度和濕度及其變化的作用,應具有足
夠的結構強度、高溫穩定性、低溫抗裂性以及抗疲勞、抗水損害能力;為保證交通安全和舒適性,面
層還應有足夠的抗滑能力及良好的平整度。
基層主要起承重作用,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擴散荷載的能力并具有足夠的水穩定性。
墊層的主要作用為改善土基的濕度和溫度狀況,保證面層和基層的強度穩定性和抗凍脹能力,擴散
一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工程
4 / 75
A.快速路 B.主干路 C.次干路 D.支路
城鎮道路分級
【模擬題】 1.為區域交通集散服務,兼有服務功能的城鎮道路稱為( )。
【答案】C
第02講 道路結構特征(二)
3. 城鎮道路結構分層
道路結構自上而下包括路面結構層、路基(見圖1.1-3)。
道路路面的基本結構層一般為面層、基層、墊層(有設計要求時基層下加墊層)三個主要層次。當路
面各層的厚度較大時,面層可分為上(表)面層、中面層和下(底) 面層,基層分為上基層、下基層等。
面層直接承受汽車車輪的作用并直接受陽光、雨雪、冰凍等溫度和濕度及其變化的作用,應具有足
夠的結構強度、高溫穩定性、低溫抗裂性以及抗疲勞、抗水損害能力;為保證交通安全和舒適性,面
層還應有足夠的抗滑能力及良好的平整度。
基層主要起承重作用,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擴散荷載的能力并具有足夠的水穩定性。
墊層的主要作用為改善土基的濕度和溫度狀況,保證面層和基層的強度穩定性和抗凍脹能力,擴散
一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工程
4 / 75
由基層傳來的荷載應力,以減小土基所產生的變形。墊層應具有一定 的強度和良好的水穩定性。
1.1.1 道路路基結構特征
1.路基分類
根據材料不同,路基可分為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路基斷面形式有:路堤——路基頂
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塹——全部由地面開挖出的路基(又分全路塹、半路塹、半山峒三種形
式);半填半挖路基——橫斷面一側為挖方,另一側為填方的路基(見圖1.1-4)。
(a)路堤一般斷面圖
(b) 路塹一般斷面圖
一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工程
5 / 75
由基層傳來的荷載應力,以減小土基所產生的變形。墊層應具有一定 的強度和良好的水穩定性。
1.1.1 道路路基結構特征
1.路基分類
根據材料不同,路基可分為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路基斷面形式有:路堤——路基頂
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塹——全部由地面開挖出的路基(又分全路塹、半路塹、半山峒三種形
式);半填半挖路基——橫斷面一側為挖方,另一側為填方的路基(見圖1.1-4)。
(a)路堤一般斷面圖
(b) 路塹一般斷面圖
一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工程
5 / 75
(c) 半填半挖路基一般斷面圖
全路塹、半路塹、半山峒
2.路基填料的要求
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機質的細粒土,不適于做路基填料。因條件限制而必須采用上述土
做填料時,應摻加石灰或水泥等結合料進行改善。
3.路基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1)路基既為車輛在道路上行駛提供基礎條件,也是道路的支撐結構物,對路面的使用性能有重要
影響。路基應穩定、密實、均質,對路面結構提供均勻的支承,即路基在環境和荷載作用下不產生不均
勻變形。
(2)性能主要指標:路基整體穩定性和變形量控制。
1.1.2 道路路面結構特征
1. 瀝青路面結構組成特點
1)路面結構組成
(1)墊層
墊層是介于基層和路基之間的層位,主要設置在溫度和濕度狀況不良的路段上,以改善路面結構的
使用性能。在季節性冰凍地區路面結構厚度小于最小防凍厚度要求時,設置防凍墊層可以使路面結構免
除或減輕凍脹和翻漿病害。
★ 在季節性冰凍地區路面結構厚度小于最小防凍厚度要求時,設置防凍墊層可以使路面結構免除或
減輕凍脹和翻漿病害。
以下路段按設計要求設置墊層:
①季節性冰凍地區的中濕或潮濕路段。
②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路基處于潮濕或過濕狀態的路段。
③水文地質條件不良的土質路塹,路床土處于潮濕或過濕狀態的路段。
一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工程
6 / 75
(c) 半填半挖路基一般斷面圖
全路塹、半路塹、半山峒
2.路基填料的要求
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機質的細粒土,不適于做路基填料。因條件限制而必須采用上述土
做填料時,應摻加石灰或水泥等結合料進行改善。
3.路基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1)路基既為車輛在道路上行駛提供基礎條件,也是道路的支撐結構物,對路面的使用性能有重要
影響。路基應穩定、密實、均質,對路面結構提供均勻的支承,即路基在環境和荷載作用下不產生不均
勻變形。
(2)性能主要指標:路基整體穩定性和變形量控制。
1.1.2 道路路面結構特征
1. 瀝青路面結構組成特點
1)路面結構組成
(1)墊層
墊層是介于基層和路基之間的層位,主要設置在溫度和濕度狀況不良的路段上,以改善路面結構的
使用性能。在季節性冰凍地區路面結構厚度小于最小防凍厚度要求時,設置防凍墊層可以使路面結構免
除或減輕凍脹和翻漿病害。
★ 在季節性冰凍地區路面結構厚度小于最小防凍厚度要求時,設置防凍墊層可以使路面結構免除或
減輕凍脹和翻漿病害。
以下路段按設計要求設置墊層:
①季節性冰凍地區的中濕或潮濕路段。
②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路基處于潮濕或過濕狀態的路段。
③水文地質條件不良的土質路塹,路床土處于潮濕或過濕狀態的路段。
一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工程
6 / 75
墊層宜采用砂、砂礫等顆粒材料,小于0.075mm的顆粒含量不大于5%。
排水墊層
案例分析
【2020年二建案例一】
背景資料:某單位承建一鋼廠主干道鋼筋混凝土道路工程,道路全長1.2km,紅線寬46m,……
該路段地層富水,地下水位較高,設計單位在道路結構層中增設了200mm厚級配碎石層。
【問題】
1. 設計單位增設的200mm厚級配碎石層應設置在道路結構中的哪個層次?說明其作用。
1. 設計單位增設的200mm厚級配碎石層應設置在道路結構中的哪個層次?說明其作用。
【答案】
(1)墊層(或設置在土路基與基層之間)。
(2)作用:改善土基的濕度和溫度狀況(或提高路面結構的水穩性和抗凍脹能力);擴散荷載,減
小土基所產生的變形。
【解析】本題還可以以圖形的形式進行考核。
第03講 道路結構特征(三)
(2)基層
①基層可分為上基層和下基層,基層可采用剛性、半剛性或柔性材料。
②應根據道路交通等級和路基抗沖刷能力來選擇基層材料。在冰凍、多雨潮濕地區,石灰粉煤灰穩
定類材料宜用于特重、重交通的下基層。石灰穩定類材料宜用于各類交通等級的下基層以及中、輕交通
的基層。熱拌瀝青碎石宜用于重交通及以上道路的基層;級配碎石可用于中、輕交通道路的下基層及輕
交通道路的基層;級配礫石可用于輕交通道路的下基層。
一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工程
7 / 75
查看全文,請先下載后再閱讀
*本資料內容來自233網校,僅供學習使用,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
免費領精品資料
掌握考情信息
知曉資料更新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