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用書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與實務》
2012年網上增值服務(3)
1.城鎮道路按結構強度為何只分為兩類?
中國《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將路面按結構強度(技術品質)分為高級、次高級、中級和低級四種,各種路面的面層類型如下:高級路面——瀝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廠拌瀝青碎石路面,整齊石塊或條石路面;次高級路面——瀝青貫入式碎、礫石路面,路拌瀝青碎、礫石路面,瀝青表面處治路面,半整齊石塊路面;中級路面——碎、礫石(級配或泥結)路面,不整齊石塊路面,其他粒料路面;低級路面——粒料加固土路面,其他當地材料加固或改善土路面。
但是城鎮道路與公路不同,由于城鎮環境和交通條件的特定需要,中級路面和低級路面不能用于城鎮道路。
2.瀝青混合料與瀝青混凝土有何不同?
⑴瀝青混合料bituminousmixture是一種復合材料,主要由瀝青、粗集料、細集料、礦粉組成,有的還加入聚合物和木纖維素拌合而成的混合料的總稱。
⑵瀝青混凝土asphaltconcrete/bituminousconcrete是將經過加熱的骨料、填料和瀝青按適當的配合比,在嚴格控制條件下拌制而成的均勻混合料,經壓實后為瀝青混凝土。瀝青混凝土還被習慣稱為瀝青砼(tong)。
⑶英國標準稱壓實后的瀝青混合料為瀝青混凝土,瀝青混合料面層也稱為瀝青混凝土面層。
3.路面與面層含義是否相同?
不同。路面包括面層、基層和路基。
4.微表處技術是否為全稱?
是的,來源于micro-surfacing的直接翻譯。微表處技術指用適當級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采用聚合物改性乳化瀝青、外摻劑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流動狀態的瀝青混合料,將其均勻地攤鋪在路面上形成的瀝青封層的成套技術。微表處技術已在城鎮道路大修中成功應用,實踐證明可達到延長道路使用期目的,且工程投資少、工期短。
5.預應力張拉前為什么要進行孔道摩阻測試?
現場進行孔道摩阻損失的測試,是為了確定張拉控制應力值和預應力筋的伸長值;設計方通常會提出要求,應依據相關規范規定進行試驗,取得測試數據。
6.箱涵頂進中,箱涵在入土初期方向校正最為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因為箱涵大部分頂入路基后,在土體中形成了孔道,只能逐步調控進行方向校正。因此,必須在箱涵入土前就要調正方向,并注意不斷校核,以避免發生誤差。
7.淺埋暗挖法與“新奧法”有哪些區別?
“新奧法”是以維護和利用圍巖的自承能力為基點,使圍巖成為支護體系的組成部分,支護在與圍巖共同變形中承受的是形變應力。因此,要求初期支護有一定柔度以利用和充分發揮圍巖的自承能力。而作用于淺埋隧道上的地層壓力是覆蓋層的全部或部分土柱重,其地層壓力和支護剛柔度關系不大,從減少地表沉陷的城市要求角度出發,還要求初期支護有一定剛度。設計時并沒有充分考慮利用圍巖的自承能力,這是淺埋暗挖法與“新奧法”主要區別。
8.何謂錨噴暗挖法?
噴錨暗挖法是指隧道開挖成型后,將一定數量、一定長度的錨桿,按一定的間距(數量、長度、間距都是通過計算得來的)垂直錨入巖(土)體,在錨桿外露端掛鋼筋網,再在隧道表面噴射混凝土,使混凝土、鋼筋網、錨桿組成隧道支護體系的施工工藝(又稱礦山法);對地層的適應性較廣,適用于結構埋置較淺、地面建筑物密集、交通運輸繁忙、地下管線密布,及對地面沉降要求嚴格的城鎮地區地下構筑物施工。
9.哪些管材(道)屬于柔性管材(道)?
在結構設計上,柔性管道需考慮管道承受荷載發生變形時管周土體產生足夠的抗力,抗力約束管道的變形,起到與管道共同承擔荷載的作用;柔性管道失效通常由管道的環向變形過大造成;而剛性管道則不考慮管道和彈性抗力共同承擔荷載。
市政公用工程中的柔性管道通常指鋼管、球墨鑄鐵管和化學(塑料)管材等。剛性管則指鋼筋混凝土管、預應力混凝土管、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
10.新國標GB50268壓力管道水壓試驗為什么分為預試驗和主試驗階段?
⑴近些年來給水工程普遍采用的球墨鑄鐵管、鋼管、玻璃鋼管和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管材本身內在質量和接口形式有了很大的改進,原規范標準為檢驗管材質量為主要目的嚴密性試驗已非必要。
⑵參考國外相關標準,預試驗主要目的是在試驗壓力下檢查管道接口、配件等處有無漏水、損壞現象;發現有漏水、損壞現象應停止試壓,并查明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后重新試壓。預試驗對于保證主試驗成功是完全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