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案例一:
某施工單位承擔一立井井筒工程,該井筒凈直徑6.5m,井深675m,根據地質資料顯示,表土段為松散不穩定的沖積層、中間夾有裂隙含水層,表土段深度為420m,采用凍結法施工,經過井筒凍結作業,施工單位安裝好提升設備,準備試開挖2m,在開挖后,發現涌水量突然增大。施工單位停止開挖,采取了相關措施。
事件1、井筒掘進采用鉆井施工方法。施工一段井壁后,遇有井壁滲漏水,滲水量達到8m3/h,施工單位采取了壁后注漿的方法進行加固。C-S注漿工藝如下圖所示:
事件2、鉆井法施工破壁底鉆后,底部出現涌水,施工單位將井筒灌水至水位與靜水壓力相等狀態,采取了拋渣和注漿等加固方法后,通過了該地層段。
問題:
1、凍結法施工中,試開挖具備的條件?如果水文觀測孔失效,應如何判斷?
2、壁厚注漿壓力值為多少?注漿孔深度為多少?
3、圖中A、B、C、D分別代表的名稱?
4、鉆井法施工的工序?
5、該底部出現涌水的原因?
2)測溫孔的溫度已符合設計規定。
3)地面提升、攪拌、運輸、供熱、材料供應等輔助設施均已具備井簡連續施工的條件。
4)凍結壁強度達到設計要求。
(2)觀察井筒內的水位是否有規律的上升。
2、(1)壁后注漿壓力宜大于靜水壓力0.5~1.5Mpa,且不得大于井壁的承載能力。
(2)注漿孔深度為:井筒在流砂層部位時,注漿孔深度必須小于井壁厚度200mm。井筒采用雙層井壁支護時,注漿孔應穿過內壁進入外壁,進入外壁的深度不應大于100mm。
3、A-水玻璃 ,B-注漿泵 ,C-安全閥(泄壓閥),D-開關閥(管路閥)。
4.鉆機鉆進、泥漿洗井與護壁、井壁預制與懸浮下沉和壁后充填固井
5、底部巖層水壓力大于井筒水位壓力,井筒內水位過低,沖積層較厚含水較大,壁后充填注漿質量差等。
32、案例二:
某煤礦井采用立井開拓方式,設有主井、副井和風井,設計年產量為2.0Mt。該礦井主井凈直徑5.5m,深度685m,在井下設有水平的運輸煤巷。如下圖所示:
施工至該處時,采取與掘進和澆筑混凝土支護的方式。通過該箕斗裝載硐室。施工單位通過該箕斗裝載硐室,核算工程量如下:井筒掘進深度為23.75m,開挖圍巖量為1645.3m3,噴射混凝土量為12.3m3,井筒與箕斗硐室澆筑混凝土量為353.4m3,現場制作了井筒混凝混凝土試塊一組(3塊),箕斗裝載硐室混凝土試快2組(6塊)(試塊共計三組9塊)。
問題:
1、通過運輸煤巷時,箕斗裝載硐室采用的施工方法有哪些?選出合適的施工方法?
2、該箕斗裝載硐室施工高度宜取多少?掘進和支護如何組織實施?
3、為確保煤巷道施工安全,防止冒頂,可以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4、混凝土試塊制作是否符合要求?并說明理由。
(2)合適的施工方法:分層施工法。
2、(1)宜取1.8~3.0m,分2個以上分層。
(2)井筒掘進至裝載硐室上部3m左右時停止掘進,將井筒混凝土支護做好,然后向下掘進井筒1~2個段高。出矸后掘進井筒的下一個分層和裝載硐室的上分層,每段段高的長度視圍巖穩定情況采用逐層掘砌交叉作業或短段單行作業。掘進時,并筒內的掘進超前硐室掘進一個分層。砌筑時隨井筒井壁的砌筑,同時將該段硐室的永久支護砌筑好,如此循環,直到該段井簡及裝載硐室施工完成。
3、超前錨桿支護維護頂板或管棚超前支護法、超前預注漿、超前小導管、加長錨桿、鋼拱架支護、短掘進、弱爆破、強支護、勤量測等。
4、現澆預留試塊符合規定,3組9塊,其中井筒1組3塊,箕斗裝載硐室室2組6塊滿足要求。
理由:對于井壁混凝土的強度檢査,施工中應預留試塊,每20~30m或20m以下的獨立工程不得小于1組。硐室,澆筑500m3以下,不少于2組。
【噴射混凝土不符合要求,噴射混凝土需要制作二組。理由:立井20~30m取一組。平硐30~50m取一組】
33、案例三:
某礦建公司承接礦區地面工業建筑辦公樓,簽約合同價為6850萬元,暫列金額為550萬元,預付款為合同價(扣除暫列金額)的20%,主要材料設備比重所占合同額比重為50%,預付款扣回的方法是以未施工工程尚需的主要材料和設備的價值相當于預付款數額時起扣。
事件1,在經過建設單位同意下,總承包單位將樁基礎分部工程分包給專業分包單位,監理單位要求分包單位提供相關資質證明文件。在施工過程中,經現場監理工程師發現,樁基質量出現了隱患,分包人返工后,經驗收,質量合同。造成費用損失50萬元,工期損失8天。
事件2,樁基礎分部施工完畢后,經現場專業監理工程師驗收后隱蔽了。總監理工程師對此處工程質量有懷疑,要求分包單位進行剝離重新檢測。分包單位重新開挖后,進行相關檢測,該處質量檢測合格,對分包單位造成費用損失80萬元,工期損失12天。總監理工程師做出以下指示,重新開挖檢測的費用由分包單位承擔,工期順延。
時間3,在竣工驗收資料中,質量資料中未發現樁基質量隱患處理事故的相關文件,建設單位要求施工單位進行補充。竣工驗收資料中。質量控制資料有施工物資資料,施工過程驗收資料等。
問題:
1、預付款和起扣點金額是多少?
2、分包單位資質審查需要提交哪些資料?
3、總監理工程師要求該分部工程質量重新進行剝離檢測是否合理?總監理工程師關于費用和工期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說出理由。
4、對竣工資料中的未出現樁基礎分部質量整改處理的事項,分包單位應如何處理?項目工程檔案資料管理應由誰負責?補充質量控制資料中缺少的項?
(2)起扣點=6850-1260/50%=4330萬元
2、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資質等級證書、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安全生產許可證,業績證明材料、相關人員證件,機械設備檢測報告等。
3、(1)合理。理由:根據《標準施工招標文件》總監理工程師有權對工程質量進行沖刺剝離檢測。經檢測質量合格,造成的損失由建設單位承擔。經檢測質量不合格,造成的損失由施工單位承擔。
(2)不合理。理由:建設單位與分包單位無合同關系,總監理工程師應要求總承包單位進行剝離和檢測,不能直接要求分包單位進行剝離與檢測。造成的費用損失80萬元和工期損失12天,均由建設單位承擔,因為經檢測質量合格,且該隱蔽工程質量驗收程序合理合法,經過了現場專業監理工程師的驗收后才隱蔽的。
4、(1)補質量整改通知單,對此處質量整改進行相關描述,以及附相關施工記錄,檢測記錄、驗收記錄等材料,并提交給總承包單位。由總承包單位向監理單位提交相關資料。
(2)項目技術負責人負責
(3)施工記錄、施工檢測資料。
……由于篇幅較長,剩余內容請考生移步資料包下載完整版PDF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