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題(共5題,(一)、(二)、(三)題各20分,(四)、(五)題各30分)
(一)
背景資料
某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主要建設內容有:砌石護坡拆除、砌石護坡重建、土方填筑(壩體加高培厚)、深層攪拌樁滲墻、壩頂瀝青道路、混凝土防浪墻和管理房等。計劃工期9個月(每月按30天計)。合同約定:①合同中關鍵工作的結算工程量超過原招標工程量15%的部分所造成的延期由發包人承擔責任;②工期提前的獎勵標準為10000元/天,逾期完工違約金為10000元/天。
施工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1:為滿足工期要求,采取分段流水作業,其邏輯關系如下表:
項目部技術人員編制的初始網絡計劃如下:
項目部在審核初始網絡計劃時,發現邏輯關系有錯并將其改正。
事件2:項目部在開工后第85天末組織進度檢查,F、H、E、J工作累計完成工程量分別為400m3、600㎡、20000m3、125㎡(假定 工作均衡施工)。
事件3:由于設計變更,K工作的實際完成時間為33天,K工作的結算工程量為292m3.
除發生上述事件外,施工中其他工作均按計劃進行。
問題:
指出事件1中初始網絡計劃邏輯關系的錯誤之處。
依據正確的網絡計劃,確定計劃工期(含施工準備)和關鍵線路。
根據事件2的結果,說明進度檢查時F、H、E、J工作的邏輯狀況(按“……工作已完成……天工程量”的方式陳述)。指出哪些工作的延誤對工期有影響及影響天數。
事件3中,施工單位是否有權提出延長工期的要求?并說明理由。
綜合上述事件,該工程實際工期是多少天?承包人可因工期提前得到獎勵或逾期完工支付違約金為多少?
答案
錯誤之處:E改正的緊前工作應為C、D工作(1分),而初始網絡計劃中,E工作的緊前工作只有C工作(1分)。
在節點④、⑤之間缺少一項虛工作(2分)。
或E工作與C、D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2分)。
計劃工期270天(1分)
關鍵線路:A-B-D-H-I-K-L-M(2分)
F工作已完成4天工程量(1分),H工作已完成8天工程量(1分),E工作已完成10天工程量(1分),I工作已完成25天工程量(1分),H、J工作拖延對工期有影響(2分),H工作的延誤對工作影響3天(1分),J工作的延誤對工期影響5天(1分)。
有權(1分),依據合同承包人對K工作結算工程量超過276m3(240*115%)(1分)部分所造成的工程延誤可以提出延期要求,可提出2天的延期要求(1分)。
該工程的實際工期為278天(270+5+3)(2分)因逾期完工支付違約金為60000元[10000*(278-270-2)])
(二)
背景資料
某水利樞紐工程有混凝土重力壩、水電站等建筑物構成。
施工單位與項目法人簽訂了其中某壩段的施工承包合同,部分合同條款如下:
合同總金額壹億伍仟萬元整;開工日期為2007年9月20日,總工期26個月。
開工前項目法人向施工單位支付10%的工程預付款,預付款扣回按公式計算。其中F1為10%,F2為90%.
從第1個月起,按進度款5%的比例扣留保留金。
施工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1:在倒流設計前,施工單位在圍堰工程位置進行了補充地質勘探,支付勘探費2萬元。施工單位按程序向監理單位提交了索賠意向書和索賠申請報告。索賠金額為2.2萬元(含勘探費2萬元,管理費、利潤各0.1萬元)。
事件2:大壩壩基采用水泥灌漿,灌漿采用單排孔,分三序施工,其施工次序如下圖。根據施工安排在基巖上澆筑一層壩體混凝土后再進行鉆孔灌漿。
注:P為先導孔
④為第一次序孔
事件3:至2008年3月,施工累計完成工程量2700萬元。4月份的月進度付款申請單見下表。
問題
事件1中,施工單位可以獲得索賠費用是多少?并說明理由。
指出事件2中的灌漿按灌漿目的分類屬于哪類灌漿?先澆一層壩體混凝土再進行灌漿的目的是什么?
指出事件2中第二次序孔、第三次序孔分別是哪些?
指出預付款開會公式中A、C、S分別代表的含義。
指出事件3表中Ⅰ、Ⅱ、Ⅲ、Ⅳ、Ⅴ分別代表的金額。
答案
施工單位可以獲得索賠的費用是零(或不可以獲得)(2分)。施工單位為其臨時工程所需進行的補充地質勘探,其費用有施工單位承擔(2分)。
帷幕灌漿(或防滲灌漿)(1分)
有利于防止地表漏漿(1分),提高(保證)灌漿壓力(1分),保證灌漿質量(1分)
3.②、⑥為第二次序孔(2分)
①、③、⑤、⑦為第三次序孔(2分)
4.預付款扣回公式中的
A--工程預付款總額(1分)
C--合同累計完成金額(1分)
S--合同價格(1分)
5.Ⅰ為150萬)(1分)
Ⅱ為56萬元(1分)
Ⅲ為135萬元(1分)
Ⅳ為22.4萬元(1分)
Ⅴ為369.6萬元(1分)。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