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題一[2016年真題]
【背景資料】
某公司承建的市政道路工程,長2km,與現況道路正交,合同工期為2015年6月1日至8月31日。道路路面底基層設計為厚300mm水泥穩定土;道路下方設計有一條DN1200mm鋼筋混凝土雨水管道,該管道在道路交叉口處與現狀道路下的現有DN300mm燃氣管道正交。
施工前,項目部踏勘現場時,發現雨水管道上部外側管壁與現況燃氣管道底間距小于規范要求,并向建設單位提出變更設計的建議。經設計單位核實,同意將道路交叉口處的Y1~Y2井段的雨水管道變更為雙排DN800mm雙壁波紋管,設計變更后的管道平面位置與斷面布置如圖5-1、圖5-2所示。項目部接到變更后提出了索賠申請,經計算,工程變更需增加造價10萬元。
為減少管道施工對交通通行的影響,項目部制定了交叉路口的交通導行方案,并獲得交通管理部門和路政管理部門的批準。交通導行措施的內容包括:
(1)嚴格控制臨時占路時間和范圍;
(2)在施工區域范圍內規劃了警告區、終止區等交通疏導作業區域;
(3)與施工作業隊伍簽訂《施工安全責任合同》。
施工期間為雨期,項目部針對水泥穩定土底基層的施工制定了雨期施工質量控制措施如下:
(1)加強與氣象站聯系,掌握天氣預報,安排在不下雨時施工;
(2)注意天氣變化,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
(3)做好防雨準備,在料場和攪拌站搭雨棚;
(4)降雨時應停止施工,對已攤鋪的混合料盡快碾壓密實。
【問題】
1.排水管道在燃氣管道下方時,其最小垂直距離應為多少米?
2.按索賠事件的性質分類,項目部提出的索賠屬于哪種類型?項目部應提供哪些索賠資料?
3.交通疏導方案(2)中還應規劃設置哪些交通疏導作業區域?
4.交通疏導方案中還應補充哪些措施?
5.補充和完善水泥穩定土底基層雨期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參考答案】
1.排水管道在燃氣管道下方時,最小垂直距離應為0.15m。
2.(1)按索賠事件的性質分類,項目部提出的索賠屬于由于工程變更導致的索賠。
(2)項目部應提供的索賠資料包括:索賠意向通知、索賠申請報告;索賠同期記錄與索賠有關的證明材料及計算資料等。
3.交通疏導作業區域還包括:上游過渡區、緩沖區、作業區、下游過渡區。
4.疏導方案中還應補充的措施包括:
(1)統一設置各種交通標注、隔離設施、夜間警示信號。
(2)對作業工人進行安全教育、培訓、考核。
(3)依據現場變化,及時引導交通車輛,為行人提供方便。
5.水泥穩定土底基層雨期施工質量控制措施包括:
(1)對穩定類材料基層,應堅持拌多少、鋪多少、壓多少、完成多少。
(2)下雨來不及完成時,要盡快碾壓,防止雨水滲透。
(3)施工中應特別注意天氣變化,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降雨時應停止施工,已攤鋪的水泥混合料應盡快碾壓密實。路拌法施工時.應排除下承層表面的水,防止集料過濕。
案例分析題二[2015年真題]
【背景資料】
A公司中標長3km的天然氣鋼質管道工程,管徑為DN300mm,設計壓力0.4MPa,采用明開槽法施工。
項目部擬定的燃氣管道施工程序如下:
溝槽開挖→管道安裝、焊接→a→管道吹掃→b試驗→回填土至管頂上方0.5m→c試驗→焊口防腐→敷設d→回填土至設計標高。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發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A公司提取中標價的5%作為管理費后把工程包給B公司,B公司組建項目部后以A公司的名義組織施工。
事件2:溝槽清底時,質量檢查人員發現局部有超挖,最深達15cm,且槽底土體含水量較高。
工程施工完成并達到下列基本條件后,建設單位組織了竣工驗收:①施工單位已完成工程設計和合同約定的各項內容;②監理單位出具工程質量評估報告;③設計單位出具工程質量檢查報告;④工程質量檢驗合格,檢驗記錄完整;⑤已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款;……
【問題】
1.施工程序中a、b、c、d分別是什么?
2.事件1中,A、B公司的做法違反了法律法規中的哪些規定?
3.依據《城鎮燃氣輸配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 33—2005,對事件2中情況應如何補救處理?
4.依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規定》(建質[2013]171號),補充工程竣工驗收基本條件中所缺內容。
【參考答案】
1.施工程序中的a是焊接質量檢查;b是強度試驗;C是嚴密性試驗;d是黃色印有文字的聚乙烯警示帶。
2.A公司將自己中標的工程按照提取管理費方式分包給B公司,此行為屬于違法轉包,工程中的關鍵工作必須由A單位親自完成。B公司組建項目部后以A公司的名義組織施工,取代A公司進行施工管理,此行為屬于以他人名義承攬工程。
3.槽底局部超挖或發生擾動時,超挖深度不超過150mm時,可用挖槽原土回填夯實,其壓實度不應低于原地基土的密實度;槽底地基土壤含水量較大,不適于壓實時,應采取換填等有效措施。
4.工程驗收基本條件所缺內容如下:
(1)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的進場試驗報告,以及工程質量檢測和功能性試驗資料;
(2)有完整的技術檔案和施工過程管理資料;
(3)有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分別簽署的質量合格文件;
(4)有施工單位簽署的工程保修書;
(5)建設主管部門及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責令整改的問題全部整改完畢;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案例分析題三[2014年真題]
【背景資料】
某市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場。工程規模為日消納量200t。向社會公開招標,采用資格后審并設最高限價,接受聯合體投標。A公司缺少防滲系統施工業績,為加大中標機會,與有業績的B公司組成聯合體投標;C公司和D公司組成聯合體投標,同時C公司又單獨參加該項目的投標;參加投標的還有E、F、G等其他公司,其中E公司投標報價高于限價,F公司報價最低。
A公司中標后準備單獨與建設單位簽訂合同,并將防滲系統的施工分包給報價更優的C公司,被建設單位拒絕并要求A公司立即改正。
項目部進場后,確定了本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要求,重點加強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確保施工質量;項目部編制了滲瀝液收集導排系統和防滲系統的專項施_丁方案,其中收集導排系統采用HDPE滲瀝液收集花管,其連接工藝流程如圖5-3所示。
【問題】
1.上述投標中無效投標有哪些?為什么?
2.A公司應如何改正才符合建設單位要求?
3.施工質量過程控制包含哪些內容?
4.指出工藝流程圖中①、②、③的工序名稱。
5.補充滲瀝液收集導排系統的施工內容。
【參考答案】
1.上述投標中,C公司的投標文件無效;C公司和D公司組成的聯合體投標文件無效;E公司的投標文件無效。
理由:C公司作為聯合體協議的一方,不得再以自己名義單獨投標;E公司投標報價高于限價,違背了招標文件的實質性內容。
2.A公司與B公司共同與建設單位簽訂合同。防滲系統的施工由8公司負責。
3.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內容:
(1)分項工程(工序)控制。
(2)特殊過程控制。
(3)不合格產品控制。
4.工藝流程圖中,①為管材準備就位;②為預熱;③為加壓對接。
5.滲瀝液收集導排系統施工內容還應包括:導排層攤鋪、收集渠碼砌。
案例分析題四[2012年真題]
【背景資料】
A公司中標北方地區某郊野公園施工項目,內容包括綠化栽植、園林給水排水、夜景照明、土方工程、園路及廣場鋪裝。合同期為4月1日至12月31日。
A公司項目部擬定施工順序:土方工程→給水排水→園路、廣場鋪裝→綠化栽植→夜間照明。因拆遷因素影響,給水排水和土方工程完成后,11月中旬才進入園路和鋪裝施工。
園林主干路施工中發生了如下情況:
(1)土質路基含水率較大,項目部在現場摻加石灰進行處理后碾壓成型。
(2)為不干擾鄰近療養院,振動壓路機作業時取消了振動壓實。
(3)路基層為級配碎石層,現場檢查發現集料最大粒徑約為50mm,采取瀝青乳液下封層養護3d后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4)路面層施工時天氣晴朗,日最高氣溫為+3℃,項目部在沒有采取特殊措施的情況下,搶工攤鋪。
綠化栽植進入冬期施工,項目部選擇天氣較好、氣溫較高時段組織了數十株雪松和銀杏移栽,每株樹木用3根直徑50mm的竹竿固定支撐。在此期間,還進行了鋪砌草塊施工。
翌年4月,路面出現了局部沉陷、裂縫等病害。
【問題】
1.指出園路施工存在哪些不妥之處?給出正確做法。
2.分析并指出園路出現病害的主要成因。
3.指出冬期綠化移植有哪些不妥之處?給出正確做法。
4.補充項目部應采用的園路的冬期施工措施。
【參考答案】
1.園路施工存在的不妥之處及正確做法。
(1)不妥之處:現場摻加石灰進行處理后碾壓成型。
正確做法:對土質路基含水率高可采用翻挖、晾曬使水分揮發,接近最佳含水率。應加二灰穩定土。
(2)不妥之處:振動壓路機作業時取消了振動壓實。
正確做法:不能關閉振動裝置,可采取其他降低噪聲的措施:避免夜間施工,或采取有效的隔聲、消聲、吸聲措施等。
(3)不妥之處:集料最大粒徑約為50mm。
正確做法:集料最大粒徑為37.5mm,并形成連續級配。
(4)不妥之處:瀝青乳液下封層養護3d后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正確做法:養護期應為7~28d。
(5)不妥之處:日最高氣溫為+3℃,項目部在沒有采取特殊措施的情況下,搶工攤鋪。
正確做法:必須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否則應停止施工。
2.園路出現病害的主要成因:壓實度不夠;下封層養護時間太短;級配粒徑過大;未采取冬期施工措施;摻加石灰。
3.冬季綠化移植的不妥之處及正確做法。
(1)不要之處:在冬季移植雪松和銀杏,只考慮支護措施不妥。
正確做法:①非適宜季節移植時應按樹種采取不同措施。雪松為常綠樹種,應帶土球移植。②銀杏為落葉喬木,有條件時應提前疏枝斷根、假植候種。③冬季均應防風防寒。
(2)不妥之處:用50mm竹竿固定支撐。
正確做法:選用硬質的材料,如木桿,采用三柱支撐法進行固定。
(3)不妥之處:冬季鋪砌草塊。
正確做法:北方地區鋪砌草塊不宜在冬季進行。
4.補充項目部應采用的園路的冬期施工措施:
(1)應盡量將土方、土基施工項目安排在上凍前完成。
(2)晝夜平均氣溫連續10d以上低于3℃時即為冬期,日平均氣溫連續5d低于5℃時,混凝土施工應按冬期規定進行。
(3)在冬期施工中,既要防凍又要快速,以保證質量。
(4)準備好防凍覆蓋和擋風、加熱、保溫等物資。
案例分析題五[2011年真題]
【背景資料】
某燃氣管道工程管溝敷設施工,管線全長3.5km,鋼管公稱直徑400mm,管壁厚8mm,管道支架立柱為槽鋼焊接,槽鋼厚8mm,角板厚10mm。設計要求焊縫厚度不得小于管道及連接件的最小值。總承包單位負責管道結構、固定支架及導向支架立柱的施工,熱機安裝分包給專業公司。
總承包單位在固定支架施工時,對妨礙其施工的頂、底板的鋼筋截斷后澆筑混凝土。
熱機安裝單位的6名焊工同時進行焊接作業,其中焊工甲和焊工乙一個組,二人均具有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特種作業設備人員證,并進行了焊前培訓和安全技術交底。焊工甲負責管道的點固焊、打底焊及固定支架的焊接,焊工乙負責管道的填充焊及蓋面焊。
熱機安裝單位質檢人員根據焊工水平和焊接部位按比例要求選取焊口,進行射線探傷抽檢,檢查發現焊工甲和焊工乙合作焊接的焊縫有兩處不合格。經一次返修后復檢合格。對焊工甲負責施焊的固定支架角板連接焊縫厚度進行檢查時,發現固定支架角板與擋板焊接處焊縫厚度最大為6mm,角板與管道焊接處焊縫厚度最大為7mm。
【問題】
1.總承包單位對頂、底板鋼筋截斷處理不妥,請給出正確做法。
2.進入現場施焊的焊工甲、乙應具備哪些條件?
3.質檢人員選取抽檢焊口有何不妥?請指出正確做法。
4.根據背景資料,焊縫返修合格后,對焊工甲和焊工乙合作焊接的其余焊縫應該如何處理?請說明。
5.指出背景資料中角板安裝焊縫不符合要求之處,并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正確做法:設計有要求的按照設計要求處理。設計沒有要求的,支架立柱尺寸小于30cm的,周圍鋼筋應該繞過立柱,不得截斷;支架立柱尺寸大于30cm的,截斷鋼筋并在立柱四周,滿足錨固長度,附加4根同型號鋼筋。如切斷鋼筋確有必要,也應匯報監理或建設單位,辦理設計變更程序,施工單位按照變更施工。
2.進入現場施焊的焊工甲、乙應具備的條件:必須具有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操作人員資格證、焊工合格證書,且在證書的有效期及合格范圍內從事焊接工作。間斷焊接時間超過6個月,再次上崗前應重新考試;承擔其他材質燃氣管道安裝的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并經考試合格,間斷安裝時間超過6個月,再次上崗前應重新考試和技術評定。當使用的安裝設備發生變化時,應針對該設備操作要求進行專門培訓。
3.質檢人員選取抽檢焊口的不妥之處及正確做法。
(1)不妥之處:熱機安裝單位質檢人員進行射線探傷抽檢。
正確做法:應由總承包單位質檢人員進行射線探傷檢驗。
(2)不要之處:質檢人員根據焊工水平和焊接部位按比例要求選取焊口。
正確做法:質檢人員應根據設計文件規定進行抽查,無規定時按相關標準、規范要求進行抽查。
(3)不妥之處:檢查的順序。
正確做法:對于焊縫的檢查應該嚴格按照外觀檢驗、焊縫內部探傷檢驗、強度檢驗、嚴密性檢驗和通球掃線檢驗順序進行,不能只進行射線探傷檢驗。
4.焊縫返修合格后,對焊工甲和焊工乙合作焊接的其他同批焊縫按規定的檢驗比例、檢驗方法和檢驗標準加倍抽檢;對于不合格焊縫應該返修,但返修次數不得超過2次;如再有不合格時,對焊工甲和焊工乙合作焊接的全部同批焊縫進行無損探傷檢驗。
5.角板安裝焊縫不符合要求之處及理由。
(1)不符合要求之處:角板與管道焊接處焊縫厚度最大為7mm。
理由:設計要求最小焊縫厚度為8mm。
(2)不符合要求之處:固定支架角板與擋板焊接。
理由:固定支架處的固定角板,只允許與管道焊接,切忌與固定支架結構焊接。
案例分析題六[2011年真題]
【背景資料】
A公司某項目部承建一供水擴建工程,主要內容為新建一座鋼筋混凝土水池,長32m,寬40m,池體深6.5m,基坑與鄰近建筑物距離2.6m,設計要求基坑用灌注樁作為圍護結構,攪拌樁作止水帷幕。項目部編制了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其中水池澆筑方案包含控制混凝土入模溫度,控制配合比和坍落度,內外溫差控制在25℃內。地層土為黏土,地下水位于地表水以下0.5m。
項目部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按程序報批,A公司主管部門審批時提出了以下意見:
(1)因施工結構位于供水廠內,不屬于社會環境,施工不需要搭設圍擋,存在事故隱患。
(2)水池施工采用樁體作為外模板,沒有考慮內外模板之間雜物的清理措施。
(3)施工組織設計中考慮了圍護樁變形,但監測項目偏少。
(4)為控制結構裂縫,混凝土澆筑時控制內外溫差不大于25℃。
在基坑開挖到放坡時,由于止水帷幕缺陷,西北角滲漏嚴重,采用雙快水泥法進行封堵,由于水量較大,沒有效果。
【問題】
1.供水廠廠內施工是否需要搭設圍擋?說明理由。
2.水池模板之間的雜物清掃應采取哪些措施?
3.基坑監測的主要對象除圍護樁變形外,還應有哪些監測項目?
4.補充混凝土澆筑與振搗措施。
5.針對背景資料中的滲漏情況,應采取什么措施封堵?
【參考答案】
1.供水廠廠內施工需要搭設圍擋。
理由:廠區內從業人員較多,不安全因素也較多,因此施工現場必須設置圍擋。
2.在安裝水池池壁的最下一層模板時,應在適當位置預留清掃雜物用的窗口。用空壓機風吹的方式或用高壓水沖的方式進行清理,清理后澆筑面濕潤,但不得有積水。在澆筑混凝土前,應將模板內部清掃干凈,經檢驗合格后再將窗口封閉。
3.基坑監測的主要對象除圍護樁變形外,還應有地表沉降,圍護結構水平位移,管線沉降,地面建筑物沉降、傾斜及裂縫,圍護結構內力,支撐內力,地下水位,地中土體垂直位移,地中土體水平位移等項目。
4.混凝土澆筑與振搗的措施還應包括:
(1)避免混凝土結構內外溫差過大,應分層澆筑。
(2)振搗及時,均勻,既不漏振,也不過振。重點部位二次震動。
(3)合理設置后澆帶,遵循“數量適當,位置合理”的原則。
5.針對背景資料中的滲漏情況,應采取的封堵措施:在缺陷處插入引流管引流,然后采用雙快水泥封堵缺陷處,等封堵水泥形成一定強度后再關閉導流管。如果滲漏較為嚴重時直接封堵困難時,應首先在坑內回填土封堵水流,然后在坑外打孔灌注聚氨酯或雙液漿等封堵措施,封堵后再繼續向下開挖基坑。
案例分析題七[2010年真題]
【背景資料】
某城鎮雨水管道工程為混凝土平口管,采用抹帶結構,總長900m,埋深6m,場地無需降水施工。
項目部依據合同工期和場地條件,將工程劃分為A、B、C三段施工,每段長300m,每段工期為30d,總工期為90d。
項目部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對原材料、溝槽開挖、管道基礎澆筑制定了質量控制保證措施。其中,對溝槽開挖、平基與管座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保證措施做了如下規定:
措施1:溝槽開挖時,挖掘機司機測量員測放的槽底高程和寬度成槽,經人工找平壓實后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措施2:平基與管座分層澆筑,混凝土強度須滿足設計要求;下料高度大于2m時,采用串筒或溜槽輸送混凝土。
項目部還編制了材料進場計劃,并嚴格執行進場檢驗制度。由于水泥用量小,按計劃用量在開工前一次進場入庫,并做了見證取樣試驗。混凝土管按開槽進度及時進場。
由于C段在第90天才完成拆遷任務,使工期推遲30d。澆筑C段的平基混凝土時,監理工程師要求提供所用水泥的檢測資料后再繼續施工。
【問題】
1.項目部制定的質量控制保證措施中還缺少哪些項目?
2.指出質量保證措施1和措施2存在的錯誤或不足之處,并改正或補充完善。
3.為什么必須提供所用水泥檢測資料后方可繼續施工?
【參考答案】
1.項目部制定的質量保證措施中還缺少管道安裝、檢查井砌筑、管道回填的控制措施。
2.質量保證措施1存在的錯誤:機械挖到溝底標高。
正確的做法:機械開挖時,槽底應預留200~300mm土層,由人工開挖至設計高程、整平。質量保證措施2要完善的內容:平基、管座分層澆筑時,應先將平基鑿毛沖洗干凈,并將平基與管體相接觸的腋角部位用同強度等級的水泥砂漿填滿搗實后,再澆筑混凝土。
3.監理要求提供水泥檢測資料后再施工的理由:水泥出廠超過3個月,應重新取樣試驗,由試驗單位出具水泥試驗(合格)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