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背景材料
某公路承建城市城市主干道的地下隧道工程,長520m,為單位雙重類型鋼筋混泥土結構,采用明搶暗做法施工、隧道基坑深10m間隔安全等級為一級,基坑支護與結構設計斷面示意圖如圖5所示,圍護樁為鉆孔灌注樁:截水帷幕為雙排水泥土攪拌樁,兩道內支撐中間設立柱職稱;基坑側壁與隧道側墻的凈距為1m。
圖5 基坑支護與主體結構設計斷面示意圖(單位:cm)
項目部編制了專項施工方案,確定了基坑施工和主體結構施工方案,對結構施工與拆撐、換撐進行了詳細安排。
施工過程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進場踏勘發現有一條橫跨隧道的架空高壓線無法轉移,鑒于水泥土攪拌樁機設備高,距高壓線距離處理危險范圍,導致高壓線兩側計20cm范圍內水泥土攪拌樁無法施工。項目部建議變更此范圍內的截水帷幕狀設計,建設 單位同意設計變更。
事件二:項目部編制的專項施工方案,隧道主體結構與拆撐、換撐施工流程為:(1)底板墊層施工→(2)→(3)傳力帶施工→(4)→(5)隧道中墻施工→(6)隧道側墻和頂板施工→(7)基坑側壁與隧道側墻間隙回填→(8)。
事件三:某日上午監理人員在巡視工地時,發現以下問題,要求立即整改:
①在開挖工作面位置,第二道支撐未安裝的情況下,已開挖至基坑底部;
②為方便挖土作業,挖掘機司機擅自拆除支撐立柱的個別水平聯系梁;當日下午,項目部街道基坑監測單位關于圍護結構變形超過允許值的報警;
③已開挖至基底的基坑側壁局部位置出現漏水、水中夾帶少量泥沙。
1.補充本工程應提交專家論證的方案。
答:①暗挖施工方案;②深基坑開挖方案;③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方案;④預應力張拉方案;⑤吊裝運輸方案;⑥交通導行方案;⑦基坑降水方案;⑧高壓線環境施工安全方案;⑨基坑支撐與監測方案等;
2.事件一中項目部擬變更截水帷幕的形式是什么?說明理由。
答:可替換的形式為:地下連續墻。
理由:①地下連續墻強度大,變位小,隔水性好,可滿足設計結構要求;②地連墻可分段分結施工,可避開高壓線影響范圍;③地連墻雖然造價比雙排樁高,但設計變更恰當的話可兼作主體結構側墻,總造價未必增加;④關鍵點:基坑側壁與隧道側墻的凈距離為1m,恰好基坑側壁可兼做隧道側墻。
3.指出項目部辦理設計變更的步驟。
答:①組織相關人員做可行性調查;②向監理和建設單位提交變更報告;③經原設計單位設計同意④由監理下達變更通知⑤項目根據變更調整施組方案,必要時組織專家論證⑥變更執行
4. 補充隧道主體結構與拆撐、換撐工藝流程:
答:②底板施工;④防水層施工;⑧拆除支撐、恢復路面;
隧道主體結構與拆撐、換撐施工流程為:(1)底板墊層施工→(2)→(3)傳力帶施工→(4)→(5)隧道中墻施工→(6)隧道側墻和頂板施工→(7)基坑側壁與隧道側墻間隙回填→(8)。
5.補充本基坑的監測項目
答:補充:地下連續墻頂部、深部的水平位移,周圍建筑物、地下管線變形,坑邊地面沉降,支撐軸力,地下連續墻內力,支撐立柱沉降,地下水位。
6.針對事件三存在的問題,項目部應采取什么措施?
答:1)開挖面第二道支撐未安裝開挖到底部做法,項目部應采取的措施:應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的順序和步驟開挖支撐。
2)擅自拆除連系梁造成基坑監測變形超過允許值的報警,項目部應采取的措施:①立即改正挖掘司機的錯誤做法②應分析原因,必要時重測數據③確定異常情況后,應按照有關規定立即通知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等相關單位④啟動應急預案,調動人員和設備,并加密監測。
3)基坑側壁漏水中帶有少量泥沙,項目部應采取的措施:①如果滲漏不嚴重可做采用坡頂卸載、增加支撐等一般性處理②如果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可在缺陷處插入引流管,用雙快水泥封堵③如果坍塌或失穩征兆明顯時,必須采取回填土、砂或灌水等措施,人員及早撤離現場。
真題及答案交流群:135569373 答案公布后我們會及時在群里通知。
考后調查:2015年一建考試哪個科目最難考? 你有多大把握通過2015年考試?
考后推薦:2015年成績查詢時間 合格標準 成績有效期 證書領取 注冊解析
講師輔導:2016年一級建造師VIP班級報名火熱進行中,先報先學!
關注"233一級建造師"官方微信及時獲取成績查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