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題(共5 題,( 一)、( 二)、( 三) 題各20 分,( 四)、( 五) 題各30 分)
31、(一)
某城市南郊雨水泵站工程臨近大治河,大治河正常水位為+3.00m,雨水泵站和進水管道連接處的管內底標高為一4.00m。雨水泵房地下部分采用沉井法施工,進水管為3m×2m×10m(寬X高X長)現澆鋼筋混凝土箱涵,基坑采用拉森鋼板樁圍護。設計對雨水泵房和進水管道的混凝土質量提出了防裂、抗滲要求,項目部為此制訂了如下針對性技術措施:(1)集料級配、含泥量符合規范要求,水泥、外加劑合格;(2)配合比設計中控制水泥和水的用量,適當提高水灰比,含氣量滿足規范要求;(3)混凝土澆筑振搗密實,不漏振,不過振;(4)及時養護,保證養護時間及質量。項目部還制訂了進水管道施工降水方案和深基坑開挖安全專項方案。
問題
1.寫出進水管道基坑降水井布置形式和降水深度要求。
2.指出項目部制訂的構筑物混凝土施工中的防裂、抗滲措施中的錯誤,說明正確的做法。3.本工程深基坑開挖安全專項方案應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4.簡述深基坑開挖安全專項方案的確定程序。
32、(二)
A公司中標北方某城市的道路改造工程,合同工期2008年6月1日~9月30日。結構層為:水泥混凝土面層200mm、水泥穩定級配碎石180mm、二灰碎石180mm。
A公司的臨時設施和租賃設備在6月1日前全部到達施工現場。因拆遷影響,工程實際工期為2008年7月10日~lo月30日。
A公司完成基層后,按合同約定,將面層分包給具有相應資質的B公司。B公司采用三輥軸機組鋪筑混凝土面層,嚴格控制鋪筑速度,用排式振搗機控制振搗質量。
為避免出現施工縫,施工中利用施工設計的脹縫處作為施工縫;采用土工氈覆蓋灑水養護,在路面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40%時做橫向切縫,經實測切縫深度為45~50mm。
A公司經自檢合格后向建設單位提交工程竣工報告,申請竣工驗收。建設單位組織監理,A公司、B公司及時進行驗收,向行政主管部門備案。該工程經驗收合格備案后,建設單位及時支付了除質保金外的工程款。
道路使用四個月后,路面局部出現不規則的橫向收縮裂縫,裂縫距縮縫100mm左右。出現問題后,A公司將B公司的質保金全部扣除,作為質量缺陷維修費。
問題
1.就施工延期,實際工期縮短,A公司可向業主索賠哪些費用?2.分析說明路面產生裂縫的原因。
3.A公司申請竣工驗收后到組織竣工驗收會需要完成哪些工作?竣工驗收會還應有哪些單位參加?
4.指出A公司扣除8公司質保金的不妥之處,說明正確做法及理由。
33、(三)
某城市引水工程,輸水管道為長980m、DN3500mm鋼管,采用頂管法施工;工作井尺寸8m×20m,挖深15m,圍護結構為800mm鉆孔灌注樁,設四道支撐。工作井挖土前,經檢測發現三根鉆孔灌注樁樁身強度偏低,造成圍護結構達不到設計要求。
調查結果表明混凝土的粗骨料、細骨料合格。
項管施工前,項目部把原施工組織設計確定的頂管分節長度由6.6m改為8.8m,仍采用原龍門吊下管方案,并準備在現場予以實施。監理工程師認為此做法違反有關規定并存在安全隱患,予以制止。
頂管正常頂進過程中,隨頂程增加,總頂力持續增加,在頂程達l/3時,總頂力接近后背設計允許最大荷載。
問題
1.鉆孔灌注樁樁身強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應如何補救?
2.說明項目部變更施工方案的正確做法。
3.改變管節長度后,應對原龍門吊下管方案中哪些安全隱患點進行安全驗算?
4.頂力隨頂程持續增加的原因是什么?應采取哪些措施處理?
34、(四)
某城市跨線橋工程,上部結構為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其中主跨跨徑為30m并跨越一條寬20m河道;橋梁基礎采用直徑1.5m的鉆孔樁,承臺尺寸為l2.OmX 7.OmX 2.5m(長×寬×高),承臺頂標高為+7.Om,承臺邊緣距駁岸最近距離為1.5m;河道常水位為+8.Om,河床底標高為+5.Om,河道管理部門要求通航寬度不得小于12m。
工程地質資料反映:地面以下2m為素填土,素填土以下為粉砂土,原地面標高為+10.Om。項目部進場后編制了施工組織設計,并對鉆孔樁、大體積混凝土、承重支架模板、預應力張拉等關鍵分項工程編制了安全專項施工方案。項目部的安全負責人組織項目部施工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后開始施工。第一根鉆孔樁成孔后進入后續工序施工,二次清孔合格后,項目部通知商品混凝土廠家供應混凝土并準備水下混凝土灌注工作。首批混凝土灌注時發生堵管現象,項目部立即按要求進行了處理。
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在跨越河道段采用門洞支架,對通行孔設置了安全設施;在河岸兩側采用滿布式支架,對支架基礎按設計要求進行處理,并明確在澆筑混凝土時需安排專人值守的保護措施。
上部結構施工時,項目部采取如下方法安裝鋼絞線:縱向長束在混凝土澆筑之前穿入管道;兩端張拉的橫向束在混凝土澆筑之后穿入管道。
問題
1.結合背景資料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補齊安全專項施工方案。
2.說明項目部安全技術交底的正確做法。
3.分析堵管發生的可能原因,給出在確保樁質量的條件下合適的處理措施。
4.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的支架還應滿足哪些技術要求?
5.澆筑混凝土時還應對支架采取什么保護措施?
6.補充項目部采用的鋼絞線安裝方法中的其余要求。
35、(五)
某項目部承建一生活垃圾填埋場工程,規模為20萬t,場地位于城鄉結合部。填埋場防水層為土工合成材料膨潤土墊(GCL),1層防滲層為高密度聚乙烯膜,項目部通過招標形式選擇了高密度聚乙烯膜供應商及專業焊接隊伍。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生以下事件:
事件l:原擬堆置的土方改成外運,增加了工程成本。為了做好索賠管理工作,經現場監理
工程師簽認,建立了正式、準確的索賠管理臺賬。索賠臺賬包含索賠意向提交時間、索賠結束時間、索賠申請工期和金額,每筆索賠都及時進行登記。
事件2:臨時便道占用城市綠地,項目部上報建設單位,建設單位同意。
事件3:為滿足高密度聚乙烯膜焊接進度要求,專業焊接隊伍購進一臺焊接機,經外觀驗收,立即進場作業。
事件4:為給高密度聚乙烯膜提供場地,對GCL層施工質量采取抽樣檢驗方式檢驗,被質量監督局勒令停工,限期整改。 .
事件5:施工單位制定的GCL施工程序為:驗收場地基礎→選擇防滲層土源→施工現場按照相應的配比拌合土樣→土樣現場攤鋪、壓實→分層施工同步檢驗→工序檢驗達標完成。
問題
1.結合背景材料簡述填埋場的土方施工應如何控制成本。
2.索賠管理臺賬是否屬于竣工資料?還應包括哪些內容?
3.給出事件2的正確處置方法。
4.給出事件3的正確處置方法。
5.事件4中,質量監督部門對GCL施工質量檢驗方式發出限期整改通知的原因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6.補充事件5GCL施工程序的缺失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