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題(共5題,( 一)、( 二)、( 三) 題各20 分,( 四)、( 五) 題各30 分)
31、背景資料:
某公司中標承建南城雨水干線工程,總長1200m,埋深4.6~5.7m,直徑600mm、800mm和1000mm,管材采用鋼筋混凝土企口管、鋼絲網水泥砂漿抹帶接口形式;場地無須降水施工。
項目部依據合同工期和場地條件,將工程劃分為A、B、C三段施工,每段約長400m,每段工期為30d,總工期為90d。
項目部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對材料采購、溝槽開挖、管道基礎澆筑制定了質量保證措施;其中,對溝槽開挖、平基與管座混凝土澆筑質量保證措施如下:
(1)溝槽開挖時,按照設計要求的槽底高程和寬度采用挖掘機成槽,經人工找平壓實后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2)平基與管座分層澆筑,混凝土泵車下料管距工作面高度大于2m時,必須采用串筒或溜槽輸送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搗器充分振搗,確保混凝土密實;混凝土澆筑完畢,及時覆蓋保濕養護,強度達到100%設計強度時鑿毛,做好接口抹帶施工準備。項目部依據材料進場計劃,并嚴格執行進場檢驗制度。由于水泥用量小,按計劃用量在開工前一次進場入庫,并進行見證取樣試驗。混凝土管按開槽進度及時進場。
由于C段在第90d才完成拆遷任務,使工期推遲20d。澆筑C段的平基混凝土時,監理工程師要求提供所用水泥的檢驗資料后再繼續施工。
問題:
1.項目部編制的質量控制保證措施中還缺少哪些項目?
2.指出質量保證措施(1)存在錯誤,給出正確做法。
3.簡述質量保證措施(2)不足之處,并改正和補充。
4.分析監理工程師提出水泥檢測要求的原因。
32、背景資料:
某公司承建城市主干道改擴建工程,現有路面的寬度為15m,兩側各拓寬10m,形成主干道;路面結構:300mm厚的水泥穩定土底基層,350mm厚二灰碎石混合料基層,AC-25瀝青混凝土厚70mm、AC-20瀝青混凝土厚50ram、改性瀝青SMA-13厚40mm面層。新舊路面結合部位鋪土工格網兩層,以防止路面出現反射裂縫。
施工項目部依據設計要求,并結合現場條件編制了施工組織設計,施工部署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同時施工兩側加寬道路;然后對現有道路進行銑刨、裂縫處理施工;最后道路整幅分段攤鋪改型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組織設計按照規定程序獲得批準。
施工項目部按照施工方案搭設圍擋,設置交通指示和警示信號標志。鑒于施工工期緊迫,項目部擬加快底基層施工進度,采取如下措施:采用初凝時間3h以下的P.032.5級硅酸鹽水泥和現場原狀松散土,按照設計配比現場拌合水泥穩定土;水泥穩定土一次碾壓成型,保濕養護3h后即進行下道工序。
問題:
1.依據施工部署,分別給出施工三個階段的社會交通導行思路。
2.施工圍擋應如何搭建,需設置哪些交通指示和警示信號標志?
3.指出項目部擬采取措施的不當之處,并給出正確做法。
4.加快底基層施工進度應注意哪些事項?
33、背景材料:
A公司中標承接舊城改造綜合治理工程,其中新建0.4MPa的中壓燃氣1.7kmDN500鋼管,與穿越城際快速路的暗挖隧道接泊;隧道埋深7m,長52m,隧道凈斷面尺寸為2.0m×2.3m,復合襯砌結構,斷面為直墻、圓拱,平底板;凈寬2.0m,起拱線高1.85m,矢高0.45m,凈高2.3m,采用暗挖施工工藝。A公司將暗挖隧道工程分包給B公司,并簽了分包合同;B公司編制暗挖施工專項方案,報A公司批準后施工。施工過程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B公司發現掌子面土層存在勘察報告未揭示的滯水。鑒于位于快速路下方,在原方案基礎上采取了超前注漿加固、加密鋼格柵和洞內排水等措施,增加了工程費用;現場有A公司安全監督人員和旁站監理人員。
事件二:監督部門在例行檢查時,發現B公司提供的安全施工許可證已過期。
問題:
1.燃氣管道暗挖穿越快速路的前期工作有無不妥,如有,給出正確做法。
2.事件一中增加的工程費用可否索賠?給出必要的索賠程序。
3.就事件二,A、B公司各應承擔哪些責任?
4.指出暗挖段燃氣管道焊接有哪些規定?
34、背景材料:
某城市供熱管道工程,DN500,長4.6km,碳素鋼管;管線有一處需下穿護城河,有三處穿越城市主干道或次干道,穿越段的鋼套管采用機械頂管法施工。設計要求:管道焊縫不具備水壓試驗條件時,管道焊縫質量采用超聲和射線兩種方法進行無損探傷檢驗。檢驗發現其中一個管段焊縫用超聲波探傷檢驗合格,用射線探傷檢驗卻不合格。
問題9
1.穿越城市道路施工應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2.簡述鋼套管頂管施工的技術要點。
3.如管道焊接有返修后的焊縫,無損探傷檢驗有什么要求?
4.本案例中哪些焊口應100%做無損探傷檢驗?
5.管段焊縫超聲波探傷檢驗合格,射線探傷檢驗不合格,該管段焊縫質量如何判定?
35、背景材料:
A公司中標承建配水廠擴建工程,其中新建一座鋼筋混凝土水池,長40m、寬32m、池底埋深6.5m,基坑與鄰近建筑物距離2.6m;結構所處地層土質為黏土、黏質粉土和細砂層,地下水位于地表以下0.5m。基坑圍護采用樁一墻結構:鉆孔混凝土灌注樁,樁間掛網噴射混凝土;止水帷幕采用水泥攪拌樁。
項目部編制了施工組織設計,其中水池澆筑方案有控制裂縫技術措施包含控制混凝土入模溫度,控制配合比和坍落度,內外溫差控制在25℃內。施工組織設計按程序報批,A公司主管部門審核時提出了以下意見:
(1)補充以控制結構裂縫為目的的混凝土澆筑措施。
(2)利用基坑樁一墻作為池壁外模板的施工方案,應補充滿水試驗的保證措施。
(3)補充圍擋和細化平面布置圖。
問題:
1.補充以控制結構裂縫為目的的混凝土澆筑措施。
2.給出水池的池壁模板支撐形式及注意事項。
3.補充本工程水池滿水試驗方法。
4.指出水廠施工圍擋和現場平面布置應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