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土由可塑狀態轉為半固體狀態時的界限含水量
B.土由流動性狀態轉為可塑性狀態的界限含水量
C.土的天然含水量與塑限之差值對塑性指數之比值
D.土的液限與塑限之差值
12.土的強度性質通常是指土體的( )。
A.抗剪強度
B.土顆粒的級配
C.抗壓強度
D.含水量的大小
13.土的孔隙比指的是( )。
A.土粒體積之比與土的孔隙體積
B.土的孔隙體積與土粒體積之比
C.土粒體積之比與土中水的體積
D.土中水的體積與土粒體積之比
14.土質較均勻、結構疏松、孔隙發育,在一定壓力下受水浸后濕結構迅速破壞,產
生較大變形的土是( )。
A.濕陷性黃土
B.膨脹土
C.淤泥和淤泥質土
D.粉性土
15.軟土具有( )等特點。
A.天然含水量高、透水性差、孔隙比大
B.天然含水量高、透水性差、孔隙比小
C.天然含水量低、透水性好、孔隙比大
D.天然禽水量高、透水性好、孔隙比大
16.凍土在凍結狀態時,( ),融化后承載力急劇下降,壓縮性提高,地基容易產生融沉。
A.強度較高,壓縮性較高
B.強度較高,壓縮性較低
C.強度較低,壓縮性較高
D.強度較低,壓縮性較低
17.從工程地質的角度,根據地下水的埋藏條件可將地下水分為上層滯水、( )、承壓水。
A.毛細水
B.重力水
C.潛水
D.吸著水
18.0℃以下仍能移動、聚集,并發生凍脹的水是( )。
A.吸著水
B.毛細水
C.薄膜水
D.重力水
19.滑坡、潛蝕、凍脹、翻漿等不良地質現象共同的影響因素是( )。
A.風
B.水
C.溫度
D.濕度
20.道路路基的各種病害或變形的產生.都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 )和沖刷等破壞作用有關。
A.浸濕
B.流失
C.蒸發
D.凍結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