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題(共5 題,共120分)
31、A公司中標一城市主干道拓寬改造工程,道路基層結構為150mm石灰土和400mm水泥穩定碎石,面層為150mm瀝青混凝土。總工期為7個月。開工前,項目部做好了施工交通準備工作,以減少施工對群眾社會經濟生活的影響;并根據有關資料,結合工程特點和自身施工能力編制了工程施工方案和質量計劃。方案確定水泥穩定碎石采用集中廠拌,為確保質量采取以下措施:不同粒級的石料、細集料分開堆放;水泥、細集料覆蓋防雨。質量計劃確定瀝青混凝土面層為關鍵工序,制訂了面層施工專項方案,安排鋪筑面層試驗路段,試驗包括以下內容:
(1)通過試拌確定拌和機的操作工藝,考察計算機的控制及打印裝置的可信度。
(2)通過試鋪確定透層油的噴射方式和效果,攤鋪、壓實工藝及松鋪系數。
水泥穩定碎石分兩層施工,施工中發現某段成品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表面出現部分橫向收縮裂縫。
問題
1.工程施工前施工交通準備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補充背景中確保水泥穩定碎石料出廠質量的措施。
3.補充面層試驗路段的試驗內容。
4.造成本工程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表面出現橫向裂縫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32、某城市道路改建工程,地處交通要道,拆遷工作量大。業主通過招標選擇了工程施工總承包單位和拆遷公司。在上半年施工進度計劃檢查中,該工程施工項目經理部出示了以下資料:①樁基分包商的樁位圖(注有成孔/成樁記錄)及施工日志;②項目經理部的例會記錄及施工日志;③施工總進度和年度計劃圖(橫道圖),圖上標注了主要施工過程,開工、完工時間及工作量,計劃圖制作時間為開工初期;④季、月施工進度計劃及實際進度檢查結果;⑤月施工進度報告和統計報表,除對進度執行情況簡要描述外,對進度偏差及調查意見一律標注為“拆遷影響,促拆遷”。檢查結果表明,實際完成的工作量僅為計劃的1/3左右,窩工現象嚴重。{Page}
問題
1.該項目施工進度報告應進行哪些方面的補充和改進?
2.分包商是否應制訂施工進度計劃,與項目總進度計劃的關系?
3.該項目施工進度計劃應作哪些內容上的調整?
4.請指出該項目施工進度計劃編制中必須改進之處。
5.請指出該項目施工進度計劃的實施和控制存在哪些不足之處。
33、某城市排水工程的管道頂進采用普通頂管法施工,在施工過程中的部分工作方法和施工工藝如下:
(1)工作坑的支撐采用封閉式框架。
(2)采用手掘式頂管時,將地下水位降至管底以下0.3m時開始頂管。
(3)管頂以上超挖穩定土時不得在135。范圍內。
(4)排水管道交叉時,排水圓管在上,鑄鐵管在下。
(5)施工中發現管道一側少挖土12mm,而另一側多挖土12mm,采用木杠支撐法進行糾偏。
該城市排水工程的某混凝土構筑物施工完成后,進行滿水試驗,結果發現該混凝土構筑物存在裂縫,為了防止混凝土構筑物產生裂縫,對后期的施工提出控制措施。{Page}
問題
1.根據哪些因素來選擇管道的頂進方法?
2.普通頂管法宜在哪類土層中采用?
3.施工過程中的部分工作方法和施工工藝有哪些不妥之處,請改正。
4.排水管道交叉處理的原則是什么?
5.混凝土構筑物滿水試驗應依據怎樣的程序進行?
6.混凝土構筑物滿水試驗的要點有哪幾項?
7.混凝土構筑物裂縫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34、某城市道路工程項目,施工承包商考慮到該工程受自然條件的影響較大,為了充分利用有限資金,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消耗確保工程優質,創造最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加強了對前期質量控制工作。具體控制工作如下:
(1)對道路工程前期水文、地質進行實地調查。調查主要從路線方面、路基方面和路面方面進行。
(2)對道路沿線施工影響范圍內進行環境與資源調查。
(3)做好城市道路的施工準備工作。施工準備工作的內容主要有組織準備、技術準備、物資準備和現場準備。
該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和施工結束后,施工項目經理部均對其質量控制進行總結、改正、糾正和預防。{Page}
問題
1.對道路工程進行前期水文、地質調查的作用是什么?
2.對道路沿線施工影響范圍內的環境調查包括哪些內容?
3.對道路沿線境域進行的資源調查包括哪些內容?
4.項目經理部在施工前的組織準備包括哪些內容?
5.項目經理部在施工前的技術準備包括哪些內容?
6.項目經理部在施工前的現場準備包括哪些內容?
7. 項目經理部在項目質量控制總結、改正、糾正和預防的過程中,對不合格的控制應符合哪些規定?
35、某城市道路改造工程,隨路施工的綜合管線有0.4MPa的DN500中壓燃氣、DN1000給水管并排鋪設在道路下,燃氣管道與給水管材均為鋼管,實施雙管合槽施工。熱力隧道工程采用暗挖工藝施工。承包方A公司將工程的其中一段熱力隧道工程分包給B公司,并簽了分包合同。
1.B公司發現土層松散,有不穩定跡象,但認為根據已有經驗和這個土層的段落較短,出于省事、省錢的動機,不僅沒有進行超前注漿加固等加固措施,反而加大了開挖的循環進尺,試圖“速戰速決,沖過去”,絲毫未理睬承包方A公司派駐B方現場監督檢查人員的勸阻。結果發生隧道塌方事故,造成了3人死亡。
2.事故調查組在核查B公司施工資格和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時發現,B公司根本不具備安全施工條件。
問題
1.燃氣管與給水管的水平凈距以及燃氣管頂與路面的距離有何要求?
2.試述燃氣管道強度試驗和嚴密性試驗的壓力、穩定時間及合格標準。
3.對發生的安全事故,A公司在哪些方面有責任?
4.B公司對事故應該怎么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