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背景
某公司中標某沿海城市一高層寫字樓工程,該公司進場后,給整個工程各工序進行劃分,并明確了各工序之間的邏輯關系如下表所示:
T作 |
緊前工作 |
緊后工作 |
持續時間 |
A |
|
C、E |
3 |
B |
|
G |
4 |
C |
A |
D |
3 |
D |
C |
K |
3 |
E |
A |
F、H |
3 |
F |
E |
J、K、M |
4 |
G |
B |
H |
3 |
H |
G、E |
I |
2 |
I |
H |
M |
4 |
J |
F |
1 |
|
K |
D、F |
1 |
6 |
1, |
K、J |
|
4 |
M |
F、I |
|
6 |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單位施工至E工作時,該沿海城市遭受海嘯襲擊,使該工作持續時間延長了2個月。經評估,施工單位人工費、機械費、臨時建筑損失18萬元。建筑物受到
海水侵蝕,清理、返工費用25萬元,施工單位提出了工期2個月、費用43萬元的索賠要求。事件二:施工單位施工至Ⅰ工作時,由于業主指定材料的質量問題,造成施工單位人工費、機械費損失5萬元。同時造成持續時間延長2個月。施工單位提出了工期、費用索賠要求。
問題
(1)根據上表中各工序間的邏輯關系繪制該工程的施工進度計劃網絡圖,并確定關鍵線路及總工期。
(2)事件一中,施工單位的索賠是否成立,并分別說明理由。
(3)事件二中,施工單位的索賠是否成立,并分別說明理由。
(4)寫出事件一、事件二全部發生后本工程實際總工期及關鍵線路。
32、背景
某擬建工程由甲、乙、丙三個施工過程組成;該工程共劃分成四個施工流水段,每個施工過程在各個施工流水段上的流水節拍如下表所示。按相關規范規定,施工過程乙完成后其相應施工段至少要養護2d,才能進入下道工序。為了盡早完工,經過技術攻關,實現施工過程乙在施工過程甲完成之前1d提前插入施工。
各施工段的流水節拍
|
流水節拍(d) |
|||
施工過程
|
施工一段 |
施工二段 |
施工三段 |
施工四段 |
田 |
2 |
4 |
3 |
2 |
乙 |
3 |
2 |
3 |
3 |
丙 |
4 |
2 |
1 |
3 |
問題
(I)該工程應采用何種的流水施工組織模式,除此之外,常用的組織方式還有哪些。
(2)計算各施工過程間的流水步距和總工期。
(3)試編制該工程流水施工計劃圖。
33、 背景
某施工單位通過公開招標中標某工程,與業主簽訂的承包合同部分內容有:
(1)工程合同總價2100萬元,工程價款采用調值公式報考結算;該工程的人工費可調,占工程價款的35%;材料有4種可調:材料1占5%,材料2占15%,材料3占15%,材料4占10%;不調值費用占工程價款的20%。價格指數如下:
費用名稱 |
基期代號 |
基期價格指數 |
計算期代號 |
計算期價格指數 |
人工費 |
Ao |
130 |
A |
140 |
材料1 |
B0 |
110 |
B |
120 |
材料2 |
C0 |
120 |
C |
138 |
材料3 |
D0 |
125 |
D |
145 |
材料4 |
E0 |
135 |
E |
160 |
|
|
|
|
|
開工前業主向承包商支付合同價的15%作為預付備料款,主要材料及構配件金額占合同總額的65%。竣工前全部結清。
(2)工程進度款逐月結算。
(3)本工程采用固定單價合同計價模式,當實際工程量增加或減少超過清單工程量的5%時,合同單價予以調整,調整系數為0. 95或1.05。
合同履行過程中,施工單位對清單工程量進行了復核。其中:鋼筋實際工程量為9600t,鋼筋清單工程量為10176t(清單報價為5800元/t);土方實際工程量為30240立方米,土方清單工程量為28000立方米(清單報價為32元/H13)。施工單位向建設單位提出鋼筋與土方工程的價款調整報告。
問題
(1)該工程預付備料款和起扣點是多少?
(2)列出報考結算公式,并計算該工程調價后的實際結算價。
(3)施工單位提出的鋼筋和土方工程價款是否應予以調整?分別說明理由,并列式計算調整后的價款是多少萬元(保留兩位小數)。
34、背景
已知某工程的網絡計劃中相關資料如下表所示。
工作 |
緊前工作 |
持續時間 |
A |
|
22 |
B |
|
10 |
C |
B、E |
13 |
D |
A、C、H |
8 |
E |
|
15 |
F |
B、E |
17 |
G |
E |
15 |
H |
F、G |
6 |
I |
F、G |
11 |
J |
A、C、I、H |
12 |
K |
F、G |
20 |
問題
(1)根據上表中相關資料繪制網絡圖;
(2)計算總工期,以及網絡圖中各工作的六個時間參數(ES、EF、1S、1F、了、F、FF);
(3)找出關鍵線路,并在圖中用雙箭線標明。
35、 1.背景某工業建筑,建筑面積39000m2。群體工程,其中1號、2號主廠房分別為
10000m2,單層鋼結構;3號為科研樓,建筑面積9000m2,地上8層,地下2層,裙房3層,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墻結構,主梁跨度8.1m,外疏散樓梯寬度1.5m,外形復雜且異形現澆混凝土構件較多,裙房三層頂板為粘結預應力樓板;4號為辦公樓,建筑面積10000m2,地上6層,混合結構,水泥砂漿,燒結普通磚常溫砌筑。混凝土均采用預拌泵送混凝土。工期432日歷天。某施工總承包單位中標后組建了項目部。
事件一:項目部編制了《3號科研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其中規定:主梁起拱高度2.5cm;主梁及外疏散樓梯平臺底模及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75%即可拆模;模板的拆除順序按先拆先支,后拆后支、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的順序進行。
事件二:項目部編制了《鋼筋工程加工施工方案》。其中規定,各種鋼筋下料長度計算如下:
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
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
上述鋼筋如需要搭接,還要增加鋼筋搭接長度。
事件三:在主體結構施工中,由于市場某一鋼筋型號缺貨,項目部征得監理單位的同意后等數量進行了鋼筋代換,監理工程師驗收發現后,要求項目部返工。
2.問題
(1)指出3號科研樓最適用的模板類型,并說明理由。常見模板類型還應有那些?
(2)指出事件一中不妥之處,并分別寫出正確做法。
(3)指出事件二中不妥之處,并分別寫出正確做法。
(4)指出事件三中不妥之處,并分別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