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經濟師考試中級經濟基礎第五章習題
導讀:點擊查看2012年經濟師考試中級經濟基礎第五章習題在線測試>>
本文導航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D
[解析]:資源實現優配置的標準是,當一種資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經不可能使任何一個人的境況變好,而不使一個人的境況變壞。換言之,社會已達到這樣的一種狀態,如果資源在某種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組合生產和分配來使一個人或多個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減少,那么社會就實現了資源的優配置。參見教材P35。
2
[答案]:D
[解析]:不存在帕累托改進的狀態是帕累托優狀態,而帕累托優狀態又被稱為經濟效率。參見教材P35。
3
[答案]:C
[解析]:一般認為,只有在完全競爭市場上,企業的生產成本從長期來看才是的,市場機制才能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參見教材P35。
4
[答案]:C
[解析]:所謂外部不經濟就是某人或某企業的經濟活動會給社會上其他人帶來損害,但該人或該企業卻不必為這種損害進行補償。參見教材P36。
5
[答案]:A
[解析]:某生產活動存在外部不經濟時,由于其邊際私人成本低于邊際社會成本,于是傾向于擴大生產,所以其產量水平大于帕累托優產量。參見教材P36。
6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生產外部不經濟的含義。所謂外部不經濟就是某人或某企業的經濟活動會給社會上其他人帶來損害,但該人或該企業卻不必為這種損害進行補償。根據經濟活動的主體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外部性可以分為生產的外部性和消費的外部性。本題中外部性是由生產造成的,所以選A。參見教材P36。
7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純公共物品的理解。純公共物品一般通過納稅間接購買而被動消費,消費時無法分割,只能由政府提供。參見教材P37。
8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公共物品的特點。參見教材P37。
9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公共物品非競爭性的特點。參見教材P37。
10
[答案]:D
[解析]: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就會產生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參見教材P39。
11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逆向選擇的理解。選項ACD屬于道德風險。參見教材P39。
12
[答案]:B
[解析]:科斯定理: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那么無論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終結果都是有效的,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優。參見教材P40。
13
[答案]:B
[解析]:選項ACD屬于消除外部性的方法,只有選項B正確。參見教材P40。
二、多項選擇題
1
[答案]:ABCD
[解析]:導致市場失靈的原因主要有壟斷、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對稱等。參見教材P35。
2
[答案]:ABCD
[解析]:本題考查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優狀態的條件。在一個經濟社會中,整個經濟實現一般均衡,并且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優狀態,是有條件的。這些條件包括:經濟主體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場是完全競爭的、經濟主體的行為不存在外部影響。參見教材P35。
3
[答案]:CD
[解析]:對于產生外部經濟的生產者來說,由于其私人收益小于社會收益,因而缺乏生產積極性,其產出水平就會低于社會優產出水平。參見教材P36。
4
[答案]:AB
[解析]:公共物品具有的特點就是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參見教材P37。
5
[答案]:ABE
[解析]:公共物品的市場需求曲線是個人需求曲線縱向相加得到的。選項C說法有誤。對于準公共物品可以通過市場機制來引導資源的配置。選項D說法有誤。參見教材P37。
6
[答案]:ABE
[解析]:政府對市場進行干預的目的是克服市場失靈,彌補市場機制的缺陷或不足,優化資源配置。參見教材P40。
7
[答案]:ACE
[解析]:政府對外部性進行干預的方式和措施包括:稅收及補貼、合并相關企業、明晰產權。參見教材P40。
8
[答案]:BD
[解析]:選項ACE屬于消除外部性的方法。參見教材P40。
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D
[解析]:資源實現優配置的標準是,當一種資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經不可能使任何一個人的境況變好,而不使一個人的境況變壞。換言之,社會已達到這樣的一種狀態,如果資源在某種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組合生產和分配來使一個人或多個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減少,那么社會就實現了資源的優配置。參見教材P35。
2
[答案]:D
[解析]:不存在帕累托改進的狀態是帕累托優狀態,而帕累托優狀態又被稱為經濟效率。參見教材P35。
3
[答案]:C
[解析]:一般認為,只有在完全競爭市場上,企業的生產成本從長期來看才是的,市場機制才能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參見教材P35。
4
[答案]:C
[解析]:所謂外部不經濟就是某人或某企業的經濟活動會給社會上其他人帶來損害,但該人或該企業卻不必為這種損害進行補償。參見教材P36。
5
[答案]:A
[解析]:某生產活動存在外部不經濟時,由于其邊際私人成本低于邊際社會成本,于是傾向于擴大生產,所以其產量水平大于帕累托優產量。參見教材P36。
6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生產外部不經濟的含義。所謂外部不經濟就是某人或某企業的經濟活動會給社會上其他人帶來損害,但該人或該企業卻不必為這種損害進行補償。根據經濟活動的主體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外部性可以分為生產的外部性和消費的外部性。本題中外部性是由生產造成的,所以選A。參見教材P36。
7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純公共物品的理解。純公共物品一般通過納稅間接購買而被動消費,消費時無法分割,只能由政府提供。參見教材P37。
8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公共物品的特點。參見教材P37。
9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公共物品非競爭性的特點。參見教材P37。
10
[答案]:D
[解析]: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就會產生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參見教材P39。
11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逆向選擇的理解。選項ACD屬于道德風險。參見教材P39。
12
[答案]:B
[解析]:科斯定理: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那么無論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終結果都是有效的,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優。參見教材P40。
13
[答案]:B
[解析]:選項ACD屬于消除外部性的方法,只有選項B正確。參見教材P40。
二、多項選擇題
1
[答案]:ABCD
[解析]:導致市場失靈的原因主要有壟斷、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對稱等。參見教材P35。
2
[答案]:ABCD
[解析]:本題考查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優狀態的條件。在一個經濟社會中,整個經濟實現一般均衡,并且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優狀態,是有條件的。這些條件包括:經濟主體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場是完全競爭的、經濟主體的行為不存在外部影響。參見教材P35。
3
[答案]:CD
[解析]:對于產生外部經濟的生產者來說,由于其私人收益小于社會收益,因而缺乏生產積極性,其產出水平就會低于社會優產出水平。參見教材P36。
4
[答案]:AB
[解析]:公共物品具有的特點就是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參見教材P37。
5
[答案]:ABE
[解析]:公共物品的市場需求曲線是個人需求曲線縱向相加得到的。選項C說法有誤。對于準公共物品可以通過市場機制來引導資源的配置。選項D說法有誤。參見教材P37。
6
[答案]:ABE
[解析]:政府對市場進行干預的目的是克服市場失靈,彌補市場機制的缺陷或不足,優化資源配置。參見教材P40。
7
[答案]:ACE
[解析]:政府對外部性進行干預的方式和措施包括:稅收及補貼、合并相關企業、明晰產權。參見教材P40。
8
[答案]:BD
[解析]:選項ACE屬于消除外部性的方法。參見教材P40。
相關推薦:
2012年中級經濟基礎模擬練習題匯總
2012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章節輔導匯總
2012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習題匯總
注冊免費添加考試應用 章節習題 海量套題全免費體驗??!
責編:zlj評論
相關推薦
- 2016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各類試題匯總06-03
- 2016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習題第三十章05-03
- 2016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習題第二十九章05-03
- 2016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習題第二十八章05-03
- 2016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習題第二十七章05-03
?γ??????? | ??? | ???/???? |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κ???? | ??350 / ??35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