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2018年是經濟師考試全面實行機考改革的一年,也是考試難度增加的一年。據去年考生反饋,經濟師考試結束之后,哀嚎一片,且不說出題的變化,單就機考這個形式本身帶來的影響就不小:如電腦自帶草稿紙難用、不發草稿紙,導致計算題直接歇菜!還有就是電腦設置問題導致自動提交試卷,以及機考操作有誤導致的一些問題。
如果說以上的變動只是形式帶來的一些“小”影響,那么以下三點變化是難度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難度一:經濟基礎隨機抽取試卷,5選1,復習量暴增,通過幾率增加不確定性。從考核知識點的數據分析看,2018年考試從原來的1套卷子考核90余個知識點,變成了4套試卷277多個知識點,試卷之間考點重復率不超過15%。這也意味著,我們的復習要更細致,要記要背要做題的量超過原來的至少3倍。
難度二:考試時間不夠用。2018年比以前年份的考試時長縮短2小時,2019年考試時長會和2018年一致。每個科目的考試時間比之前縮短了1個小時,總體時間縮短2小時,并且實行兩個科目連續考試,中間沒有休息時間。這也意味著我們要對考試內容非常熟悉,才能確保按時答完題目。
難度三:要求有靈活的應變能力。機考系統答題:更加考核學員的臨考應變能力,及時應對突發狀況:如不提供草稿紙、如電腦自動提交試卷等。不過這一點,今年參加經濟師考試的考生不用太擔心。因為在2019年各地報名公告中,有提到為方便考生作答,部分地區的考場將會提供草稿紙。(點擊查看>>這些地區將提供草稿紙!)
此外,通過2018年的經濟師考試真題,我們也能發現,經濟師考題越來越難,越來越細,可謂是反套路出題,劍走偏鋒。例如:
【更細】延續題目內容更側重細致性和綜合性;
一個題目中通常含有多個知識點,題干表述形式經常是“關于……的說法正確的是()或關于……的說法錯誤的是()”;
在2018年試卷中這樣的提問方式單選有21個,多選有10個,總計41分。比2017年多了20多分。
真題舉例【2018年多選題】
關于商業銀行主要業務的說法,正確的有( )。
A. 吸收存款是商業銀行外來資金的主要渠道
B. 負債業務是形成商業銀行資金來源的業務
C. 結算過程中的短期資金占用是商業銀行的存款業務
D. 為防范銀行風險,金融管理當局對商業銀行證券投資的范圍一般都有限制性規定
E. 票據貼現業務在商業銀行資產中的比重一般排在首位
【更偏】2018年試卷中考核旮旯犄角的題目相比于往年真題來說要多得多;常規考點之外的偏難考點有30分;
真題舉例【2018年11月4日上午】
關于非均衡增長理論的說法,正確的有( )。
A. 部門差異來自技術和勞動發揮的作用不同
B. 非均衡增長理論是由英國經濟學家鮑莫爾提出的
C. 將國民經濟部門區分為生產率不斷提高與生產率提高緩慢兩大類
D. 通過分析私人部平均勞動生產率的狀況得出的
E. 在生產率不斷提高的部門,技術起著決定作用
【更活】2018年試卷中個別題目也非常靈活,不能僅僅靠背會知識點就可以答對,而是需要對知識點的深入理解
真題舉例【2018年單選題】
某13周歲的學生在文具店花30元錢購買了一支鋼筆,商店附贈給其價值3元錢的墨水一瓶。關于該學生購買鋼筆及獲贈墨水行為的表述正確的是()
A. 購買鋼筆和獲贈墨水的行為均有效
B. 購買鋼筆和獲贈墨水的行為均無效
C. 購買鋼筆的行為無效,但獲贈墨水的行為有效
D. 購買鋼筆的行為有效,但獲贈墨水的行為無效
綜上所述,相信你已經清楚了解到了經濟師的考試難度。小編在此提醒大家,切勿再有看看書就能考過的想法,除了要重視備考外,機考的操作也一定要在考前熟悉一遍,以免考試時耽誤作答。最后,希望大家都能順利通過2019年經濟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