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初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知識》真題及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標志是( )。
A.市場范圍的擴大
B.商品交換的繁榮
C.勞動者技能的提高
D.生產工具的變革
【答案】D
【解析】生產工具的變革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標志。
2.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總是從( )的變化開始。
A.經濟基本
B.上層建筑
C.生產力
D.生產關系
【答案】C
【解析】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總是從生產力的變化開始。
3.在現實生活中,價值規律對生產和交換活動的支配作用是通過( )表現出來的。
A.商品銷售數量
B.產品生產數量
C.商品價格運動
D.貨幣流通速度
【答案】C
【解析】價值規律對生產和交換活動的支配作用是通過商品價格運動表現出來的。2章46頁
4.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資源配置過程中,市場機制起( )作用。
A.輔助性
B.先導性
C.基礎性
D.平衡性
【答案】C
【解析】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在資源配置過程中應起基礎性作用。
5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屬性,是由( )所決定的。
A.勞動的二重性
B.勞動的差異性
C.生產和交換
D.生產和消費
【答案】A
【解析】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屬性,是由勞動的二重性所決定的。
6.在價值形式的演變過程中,一種商品的價值表現在與它相交換的一系列商品上,這種商品的價值充分地表現為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凝結。這種價值形式是( )。
A.簡單的價值形式
B.擴大的價值形式
C.一般的價值形式
D.貨幣的價值形式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擴大的價值形式概念的理解。
7.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以后,國家對企業的管理應以( )為主。
A.間接方式
B.直接形式
C.統一管理
D.風險控制
【答案】A
【解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以后,國家對企業的管理應以間接方式為主。
8.剩余價值和利潤不能直接等同的原因在于,剩余價值是相對于( )而言的。
A. 全部預付資本
B. 不變資本
C.可變資本
D.平均成本
【答案】C
【解析】本題與07年考題類似,剩余價值是相對于可變資本而言,利潤則相對于全部預付資本而言。
9.地租形成的原因( )。
A.土地經營權的壟斷
B.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別
C.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別
D.土地私有權的壟斷
【答案】D
【解析】土地私有權的壟斷是地租形成的原因。
10.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壟斷組織獲取壟斷利潤的主要方式是( )。
A.劃分壟斷市場
B.嚴格限制競爭
C.規定壟斷價格
D.控制生產資料
【答案】C
【解析】壟斷組織獲取壟斷利潤的主要方式是規定壟斷價格。
相關推薦
- 初級經濟師經濟基礎歷年真題03-14
- 2015年初級經濟基礎真題及答案11-10
- 2005年-2015年初級經濟師歷年真題04-29
- 2003年-2014年經濟師《初級經濟基礎》真題及答案12-03
- 2014年經濟師《初級經濟基礎》試題及答案匯總11-12
?γ??????? | ??? | ???/???? | ??????? | ???? |
---|---|---|---|---|
2017?????????????????? | ?????? | ??640 / ??280 | ![]() |
???? |
2017?????????????????????? | ?????? | ??640 / ??280 | ![]() |
???? |
2017????????????????????????????? | ???? | ??640 / ??280 | ![]() |
???? |
2017????????????????????????? | ??? | ??640 / ??280 | ![]() |
???? |
2017????????????????????????? | ???? | ??640 / ??28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