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美國股市三大股指早盤大幅低開,午間跌幅擴大并再度觸發熔斷機制。當天午后,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暴跌7.01%,觸發熔斷機制,市場暫停交易15分鐘。另外,紐交所周三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將暫時關閉交易大廳并完全轉向電子交易。
這是美國股市10天內第四次觸發熔斷機制,也是1988年設立熔斷機制以來的第五次熔斷。
美股熔斷機制怎樣觸發?
美國推出熔斷機制的動因是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熔斷機制在西方市場被廣泛使用。
在美國交易時段,熔斷機制可以分為三級。
1、當市場下跌達到7%,觸發一級市場熔斷,全市場暫停交易15分鐘;
2、市場再次下跌超過13%,觸發二級市場熔斷,全市場暫停交易15分鐘;
3、市場下跌超過20%,則觸發三級熔斷,全市場停止交易,直至下個交易日開盤。
這里的市場下跌指標普500指數在常規交易時段(美東時間9:30-16:00),指數點位相對于前一日收盤點位的下跌。
美股熔斷機制前四次觸發
第一次熔斷時間:1997年10月27日
第二次熔斷時間:2020年3月9日
第三次熔斷時間:2020年3月12日
第四次熔斷時間:2020年3月16日。美股開盤即熔斷,暫停交易15分鐘后,三大指數跌幅迅速擴大。截至收盤,道指收跌約3000點,跌近13%,創1987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納斯達克指收收跌970.28點,跌幅約為12.3%;標普500收跌約325點,跌幅近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