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能漲過股票嗎?這個不一定。有人說“辛苦大半年,我發現賬戶里絕大多數股票收益跑不過我的兩只基金?!?;還有人說“股票都在跌,為什么反而基金都在漲?”這是為什么呢?
1、首先我們要來了解一下各自的概念。
證券投資基金是指通過發售基金份額募集資金形成獨立的基金財產,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托管人托管,以資產組合方式進行證券投資,基金份額持有人按其所持份額享受收益和承擔風險的投資工具。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
2、其次,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基金和股票有哪些區別?
不同點 | 證券投資基金 | 股票 |
反映的經濟關系不同 | 信托關系,是一種受益憑證,投資者購買基金份額后成為基金受益人,基金管理人只是替投資者管理資金,并不承擔投資損失風險 | 所有權關系,是一種所有權憑證,投資者購買后成為公司股東 |
所籌資金的投向不同 | 間接投資工具,主要投向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 | 直接投資工具,主要投向實業領域 |
投資收益與風險大小不同 | 投資于眾多有價證券,能有效分散風險,風險相對適中,收益相對穩健 | 價格波動性大,高風險、高收益 |
收益來源 | 利息收入、股利收入、資本利得 | 股利收入、資本利得 |
投資渠道 | 基金管理公司及銀行、證券公司等代銷機構 | 證券公司 |
3、最后,我們總結一下,股票都在跌,為什么反而基金都在漲?可能是投資者的錯覺。我們看股票市場是漲是跌,不能單看幾只股票來判定。
我們要看的是股票市場指數即股票價格指數,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指示數字。我國四大指數分別為上海證券綜合指數、深證成份股指數、中小板指數、創業板指數。
1、上海證券綜合指數:上海證券綜合指數簡稱“上證指數”或“上證綜指”,其樣本股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發布。
2、深證成份股指數:深證成份股指數是深圳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一種成份股指數,是從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50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作為計算對象,并以流通股為權數計算得出的加權股價指數,綜合反映深交所上市A、B股的股價走勢。深圳成分指數基點為1000點,1994年7月20日為基期。
3、中小板指數:中小板指數即中小企業板指數指從深交所中小企業板上市交易的A股中選取的,具有代表性的股票。參考公司治理結構、經營狀況、發展潛力、行業代表性等因素后,按照緩沖區技術選取中小板100指數成份股。此后需要對入圍的股票進行排序選出成份股。
4、創業板指數:創業板指數,就是以起始日為一個基準點,按照創業板所有股票的流通市值,一個一個計算當天的股價,再加權平均,與開板之日的“基準點”比較。
而基金漲不過股票的原因大概率是由于散戶追漲殺跌,頻繁買入賣出,交易涉及印花稅、傭金、過戶費、委托費、結算費等費用。投資總在市場非常熱的時候加大對權益類基金的認購,但在市場估值處于底部區域的時候卻不敢去做投資。
相比較而來,基金投資更為穩妥,風險較小。如果投資者能選對業績穩定的基金經理,并將投資基金的時間拉長,而不是在某一個時點一次性認購一筆大額基金,那樣或許能更好地分享到投資收益。
只要是投資股票還是基金,風險和收益都是并存的,請結合自身情況謹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