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據初步統計,截至2019年底,公募基金規模同比增加1.7萬億元,總規模達到約14.8萬億元。該數據標志著公募基金公募創出歷史新高。一些熱門主題或版塊的基金一經推出,火速售罄。
最近的某基金于2月12日結束募集,截至2月12日累計有效認購申請金額(不包括募集期利息)已超過本次募集規模上限80億元人民幣(不包括募集期間利息,A類份額和C類份額合并計算)。
根據募集規模上限公告的有關規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對2月12日有效認購申請采用“末日比例確認”的原則予以部分確認。該基金2月12日有效認購申請確認比例為82.118683%。
為什么基金有基金認購申請確認比例?
因為超過規模上限了!
為了限制基金的發行規模,新基金規定了募集規模。如果認購金額(不包括利息)超過規定的上限規模,將會采取部分確認的原則。
比如科創板首批基金上市的時候,受到市場熱捧,首日即已達到基金基金份額發售公告規定的募集總規模上限(不含募集期利息,不扣除手續費)。
上述該基金根據基金招募說明書、基金份額發售公告及相關公告的規定,在基金最后認購日(即募集期末日),基金管理人對該日的有效認購申請采用“末日比例確認”的原則給予部分確認。
末日比例確認指的是,在對集中申購期內申購申請全部確認后,如果基金集中申購總份額超過100億份,對集中申購期內最后一個申購日之前的有效申購申請全部予以確認,對最后一個申購日有效申購申請采用“末日比例確認”的原則給予部分確認,未確認部分的申購款項將依法退還給投資者。
如果首日即認購超過總規模上限,那么所有投資者的認購都給予部分確認,未確認部分退還。
如果基金募集未超過總規模上限,投資者認購的基金是可以100%確認的。
除了末日比例確認外,還有一種方式是全程比例配售,指的是對申購期間內所有的申購額統一按比例確認。
基金認購和申購有什么不同?
1、基金首次募集期購買基金的行為稱為認購;在基金成立后購買基金的行為稱為申購。
2、一般情況下,認購期購買基金的費率相對來說要比申購期購買優惠。
3、認購期購買的基金一般要經過封閉期才能贖回,申購的基金要在申購成功后的第二個工作日進行贖回。
4、基金認購一般基金凈值是1元人民幣。基金申購以當日的單位基金凈值為準,有可能大于一元人民幣,有可能小于一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