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英語: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IMF)是根據1944年7月在布雷頓森林會議簽訂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于1945年12月27日在華盛頓成立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作用
與世界銀行同時成立、并列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其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國貿易情況,提供技術和資金協助,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
主要職能包括:
1、制定成員國間的匯率政策和經常項目的支付以及貨幣兌換性方面的規則,并進行監督;
2、對發生國際收支困難的成員國在必要時提供緊急資金融通,避免其他國家受其影響;
3、為成員國提供有關國際貨幣合作與協商等會議場所;
4、促進國際間的金融與貨幣領域的合作;
5、促進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步伐;
6、維護國際間的匯率秩序;
7、協助成員國之間建立經常性多邊支付體系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由中國嗎?
1980年4月1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恢復中國的代表權。中國當時在該組織中的份額為80.901億特別提款權,占總份額的4%(數據來源于2012年6月19日IMF官網公布數據)。
2015年10月1日,中國首次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申報其外匯儲備。
2016年1月2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宣布IMF2010年份額和治理改革方案已正式生效,這意味著中國正式成為IMF第三大股東。 中國份額占比將從3.996%升至6.394%,排名從第六位躍居第三位,僅次于美國和日本。
2016年3月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將從2016年10月1日起在其官方外匯儲備數據庫中單獨列出人民幣資產,以反映IMF成員人民幣計價儲備的持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