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公開募集基金的備案
我國對于非公開募集基金實行產品備案制度,體現了對于非公開募集基金的區別監管的理念。
依據《證券投資基金法》的規定,非公開募集基金募集完畢,基金管理人應當向基金業協會備案。對募集的資金總額或者基金份額持有人的人數達到規定標準的基金,基金業協會應當向中國證監會報告。
《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各類私募基金募集完畢,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根據基金業協會的規定,辦理基金備案手續,報送以下基本信息:①主要投資方向及根據主要投資方向注明的基金類別。②基金合同、公司章程或者合伙協議。資金募集過程中向投資者提供基金招募說明書的,應當報送基金招募說明書。以公司、合伙等企業形式設立的私募基金,還應當報送工商登記和營業執照正副本復印件。③采取委托管理方式的,應當報送委托管理協議。委托托管機構托管基金財產的,還應當報送托管協議。④基金業協會規定的其他信息。
基金業協會應當在私募基金備案材料齊備后的20個工作日內,通過網站公告私募基金名單及其基本情況的方式,為私募基金辦結備案手續。
(二)非公開募集基金的托管
基金托管制度是規范基金運作、保護基金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一項重要制度,基金托管人作為共同受托人對基金管理人的投資運作負有監督職責。
《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規定,除基金合同另有約定外,私募基金應當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合同約定私募基金不進行托管的,應當在基金合同中明確保障私募基金財產安全的制度措施和糾紛解決機制。
(三)非公開募集基金的投資運作行為規范
依據《證券投資基金法》的規定,非公開募集基金財產的證券投資,包括買賣公開發行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債券、基金份額,以及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證券及其衍生品種。
《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同一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不同類別私募基金的,應當堅持專業化管理原則;管理可能導致利益輸送或者利益沖突的不同私募基金的,應當建立防范利益輸送和利益沖突的機制。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私募基金銷售機構及其他私募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從事私募基金業務,不得有以下行為:①將其固有財產或者他人財產混同于基金財產從事投資活動;②不公平地對待其管理的不同基金財產;③利用基金財產或者職務之便,為本人或者投資者以外的人牟取利益,進行利益輸送;④侵占、挪用基金財產;⑤泄露因職務便利獲取的未公開信啟、,利用該信息從事或者明示、暗示他人從事相關的交易活動;⑥從事損害基金財產和投資者利益的投資活動;⑦玩忽職守,不按照規定履行職責;⑧從事內幕交易、操縱交易價格及其他不正當交易活動;⑨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證監會規定禁止的其他行為。
(四)非公開募集基金的信息披露和報送
《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如實向投資者披露基金投資、資產負債、投資收益分配、基金承擔的費用和業績報酬、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情況以及可能影響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其他重大信息,不得隱瞞或者提供虛假信息。信息披露規則由基金業協會另行制定。
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根據基金業協會的規定,及時填報并定期更新管理人及其從業人員的有關信息、所管理私募基金的投資運作情況和杠桿運用情況,保證所填報內容真實、準確、完整。發生重大事項的,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向基金業協會報告。
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于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后的4個月內,向基金業協會報送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年度財務報告和所管理私募基金年度投資運作基本情況。
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及私募基金銷售機構應當妥善保存私募基金投資決策、交易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方面的記錄及其他相關資料,保存期限自基金清算終止之日起不得少于10年。
【例題】私募基金運作過程中,發生重大事項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應在10個工作日內向( )報告。
A.中國證監會
B.各地證監局
C.各地銀監局
D.基金業協會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