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風險的測量是基金從業科目二《證券投資基金基礎知識》的重要考點,特別是相關的風險指標、風險價值等更是出題重點,在復習時可以重點學習這里!本文將結合歷年考情、考點內容、試題練習、課程輔導等對該知識點進行梳理講解,幫助大家更好地復習!
投資風險的測量是基金從業科目二第14章第2節的內容,通過近幾年考情分析,這一考點在第14章歷年真題中占比是40%。考生一定要重點學習,爭取在考試時能夠精確判斷,不丟分!
章 | 節 | 常考知識點 | 近3年出題 | 分值占比 |
第14章投資風險管理 | 第一節投資風險的類型 | 風險的定義、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 | 2 | 20% |
第二節投資風險的測量 | 風險指標、風險價值(VAR)、預期損失、壓力測試 | 4 | 40% | |
第三節不同類型基金的風險管理 | 股票基金的風險管理、債券基金的風險管理、貨幣市場基金的風險管理、其他類型基金的風險管理 | 4 | 40% |
(1)事前風險測度:在風險發生前,衡量投資組合在將來的表現和風險情況。
(2)事后風險測度:研究投資組合在歷史上的表現和風險情況,衡量風險調整后的收益情況。
(3)風險指標的分類
貝塔系數 | β系數是評估證券或投資組合系統性風險的指標,反映的是投資對象對市場變化的敏感度。 β>1,投資組合的價格變動幅度比市場變化幅度大 β=1,投資組合的價格變動幅度與市場變動幅度一致 0<β<1,投資組合的價格變動幅度比市場變動幅度小 若β>0,資組合價格變動方向與市場一致 若β<0,資組合價格變動方向與市場相反 |
波動率 | 波動率是單位時間收益率的標準差。單位時間根據數據來源和應用場景可以取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等。公募基金一般都會公布每日凈值增長率。 |
跟蹤誤差 | 波動率是一個絕對風險指標,跟蹤誤差則是相對于業績比較基準的相對風險指標。 跟蹤誤差可以用來衡量投資組合的相對風險是否符合預定的目標或是否在正常范圍內。 |
主動比重 | 主動比重是指投資組合持倉與基準不同的部分。衡量投資組合相對于基準的偏離程度。 |
最大回撤 | 在指定區間內從最高點到最低點的回撤。最大回撤可以在任何歷史區間做測度,用于衡量投資管理人對下行風險的控制能力。 |
下行標準差 | 波動率計算中,既包括了收益率高于平均值的單位區間的波動,也考慮了收益率低于平均值的單位區間的波動。下行標準差用來關注收益率不達目標時的風險,是收益率低于平均值(不達目標)的單位區間的波動。 |
風險價值(VAR) | 詳情 |
定義 | 又稱在險價值、風險收益、風險報酬,是指在一定的持有期和給定的置信水平下,利率、匯率等市場風險要素發生變化時,投資組合所面臨的潛在最大損失。 |
最常用的VaR估算方法 | 主要有3種:①參數法;②歷史模擬法;③蒙特卡洛模擬法。 |
預期損失(ES) | 也稱條件風險價值度、條件尾部期望、尾部損失 在給定時間和置信區間內,投資組合損失的期望值 預期損失由于其在尾部風險度量、次可加性等方便具有優勢,越來越受到重視 |
壓力測試 | 可以測量由于異常事件導致產生的巨大損失事件對投資組合的沖擊 關鍵:選擇壓力情景 |
關于上述的考點內容,在233網校精講班課程中有詳細講解,趙聰老師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讓考生有效記憶該內容。如果你對本章節內容還沒完全掌握,不妨來233網校跟著老師一起學!
百看不如一練!知識點學的差不多了,來練練題吧,看你掌握的如何了?學霸君整理了幾道投資風險的測量相關試題,供大家小試牛刀!
1、以下關于風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風險管理的基礎工作是測量風險
B. 選擇合適的風險測量指標和科學的計算方法是正確度量風險的基礎
C. 風險指標可以分為事前與事后兩類
D. 事前指標通常用來評價一個組合在歷史上的表現和風險情況
參考解析:通常用事后指標來評價一個組合在歷史上的表現和風險情況。
2、假設A證券的貝塔系數為1.2,B證券的貝塔系數為0.9,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A證券對市場指數的敏感性較強
B. B證券對市場指數的敏感性較強
C. A所獲得的收益較高
D. B所獲得的收益較高
參考解析:貝塔系數越大,表明對市場指數的敏感性越強,A證券貝塔系數大于B證券,所以選項A說法正確。
3、下列不屬于目前常用的風險價值估值方法的是()。
A. 歷史模擬法
B. 回歸分析法
C. 參數法
D. 蒙特卡洛模擬法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wyj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