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期合約和期貨合約都屬于衍生品合約,從概念上看兩者之間比較像。但期貨合約是標準化合約,這決定了它有更多的制度和條條框框。
一、遠期合約和期貨合約的概念和區別
| 遠期合約 | 期貨合約 |
概念 | 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某一確定的時間,按約定的價格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量的某種合約標的資產的合約。 | 指交易雙方簽署的在未來某個確定的時間按確定的價格買入或賣出某項合約標的資產的合約。 |
交易場所 | 通常在場外交易,非標準化合約 | 交易所交易 |
執行方式 | 實物交割 | 通過對沖抵消,通常采用現金結算 |
杠桿 | 視合約規定的交易方式 | 保證金交易,有杠桿 |
二、期貨合約的要素
期貨品種: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
交易單位:在期貨交易所交易的每一份期貨合約上所規定的交易數量;
最小變動單位:期貨交易所公開競價過程中,某一商品報價單位在每一次報價時所允許的最小價格變動量;
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期貨合約在一個交易日中的交易價格波動不得高于規定的漲跌幅度或者低于規定的漲跌幅度;
合約月份:期貨合約到期交收實物的月份;
交易時間:交易所規定交易時間,一般每周營業日5天;
最后交易日:期貨合約在合約月份中可以進行交易的最后一個交易日;
交割等級:交易所統一規定的、準許上市交易的標的資產的質量等級;
其他交割條款:交割日、交割方式、交割地點。
三、期貨市場的交易制度
1、保證金制度
在期貨交易中,任何交易者必須按其所買入或者賣出期貨合約價值的一定比例交納資金,比例通常為5%~10%。國際上將保證金分為初始保證金和維持保證金。
初始保證金:初次合約成交時應交納的保證金
維持保證金:在價格朝買入合約不利方向變動時,初始保證金出去用于彌補虧損外,剩下的余額必須達到的最低水平。
2、盯市制度
又稱為“逐日結算”,在每個交易日的交易停止以后,成交的經紀人之間不直接進行現金結算,而是將所有清算事務都交由清算機構辦理。為了避免因發生違約而導致另一方當事人蒙受巨大損失而設計。
3、對沖平倉制度
絕大多數投資者使用的平倉方式;持倉者在到期日之前改變已有的頭寸,在市場上買賣與自己合約品種、數量相同但方向相反的期貨。期貨交易的目的是套期保值和投機,這種目的決定了期貨交易是一種不以實物商品的交割為目的的交易。
4、交割制度:分為實物交割和現金結算兩種形式。
四、期貨市場的基本功能
①風險管理,期貨市場的最基本功能,具體表現為利用商品期貨管理價格風險,利用外匯期貨管理匯率風險、利用利率期貨管理利率風險以及利用估值期貨管理股票市場系統性風險。
②價格發現,使現貨價格更好反映內在價值,減緩現貨價格波動,使現貨市場運行更健康。
③投機,投機交易增強市場的流動性,承擔套期保值交易轉移的風險,使期貨市場具有了經濟功能,也提高金融體系抵御風險的能力。
四、現在開始做
1、相對于期貨合約,下列關于遠期合約缺點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A. 遠期合約的違約風險較高
B. 遠期合約市場的效率偏低
C. 遠期合約的流動性較差
D. 遠期合約需要按合約價值交納保證金
【答案】D
【解析】遠期合約有一些明顯的缺點。首先,因為遠期合約沒有固定的、集中的交易場所,不利于市場信息的披露,也就不能形成統一的市場價格,所以遠期合約市場的效率偏低;其次,每份遠期合約在交割地點、到期日、交割價格、交易單位和合約標的資產的質量等細節上差異很大,給遠期合約的流通造成很大不便,因此遠期合約的流動性比較差;最后,遠期合約的履行沒有保證,當價格變動對其中一方有利時,交易對手有可能沒有能力或沒有意愿按規定履行合約,因此遠期合約的違約風險會比較高。
2、關于遠期合約與期貨合約的比較,以下描述正確的是( )。
A. 遠期合約是標準化合約
B. 遠期合約可以在場外市場交易
C. 遠期合約的流動性要好于期貨合約
D. 遠期合約的履約信用風險小于期貨合約
【答案】B
【參考解析】遠期合約是非標準化的合約,即它不在交易所交易,而是交易雙方通過談判后簽署的。故A錯誤,B正確;期貨合約由于具備對沖機制,實物交割比例非常低,交易價格受最小價格變動單位和日漲跌停板限定。遠期合約如要中途取消,必須雙方同意,任何單方面意愿是無法取消合約的,其實物交割比例非常高。因此C、D錯誤。本題選擇B。
基金從業報名已經開始,教材這么厚該怎么學?去年發布了新大綱,3月初《證券法》正式實施,備考用什么教材?聽說考試題量很大,復習該從何入手?新手小白初次考證如何輕松上岸,看看老師怎么說:基金從業考情分析及有效通關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