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從業資格考試《證券投資基金基礎知識》章節知識點匯總第十二章 投資組合管理。基金從業取證班贈送教材+三色考點>>
1、總風險=系統性風險+非系統性風險
系統性風險是指在一定程度上無法通過一定范圍內的分散化投資來降低的風險。
非系統性風險是指可以通過分散化投資來降低的風險。
當投資組合的資產數量不斷增加時,該投資組合所包含的非系統風險被分散,變得越來越小,但其系統風險無法被分散,會大致保持穩定。因此,當其資產數量變得很大時,投資組合的總風險趨近于其系統性風險即總風險≈系統性風險。
2、馬可維茨于1952年開創了以均值方差法為基礎的投資組合理論。這一理論的基本假設是投資者是厭惡風險的。這意味著投資者若接受高風險的話,則必定要求高收益率來補償
3、在回避風險的假定下,馬克維茨建立一個投資組合分析的模型,投資組合的兩個相關的特征是:
①具有一個特定的預期收益率;
②可能的收益率圍繞其預期值的偏離程度,其中方差是這種偏離程度的一個最容易處理的度量方式。
4、在投資組合中加入無風險資產以后,可以把構建投資組合的過程分解為兩個步驟:第一步為構建風險資產投資組合;第二部為無風險資產與風險資產投資組合的再組合。
5、有效前沿分為兩種強狂,即僅有風險資產和存在無風險資產。
6、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以馬克維茨證券組合理論為基礎。
7、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基本假定包括:
①市場上存在大量投資者,每個投資者的財富相對于所有投資者的財富總值是微不足道的。
②所有投資者的投資期限都是相同的,并且不在投資期限內對投資組合做動態的調整。
③投資者的投資范圍僅限于公開市場是可以交易的資產。
④不存在交易費用和稅費。
⑤所有投資者都是理性的。
⑥所有投資者都具有同樣的信息。
8、證券市場線(SML)是以資本市場線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給出每一個風險資產風險與預期收益率之間的關系。
9、在CAPM中,證券市場線得以成立的根本原因是投資者的最優選擇以及市場均衡力量作用的結果。
10、CAPM的實際應用:(現實中各資產的預期收益率未必與CAPM的預測結果一致)
①CAPM解釋不了的收益部分習慣上用希臘字母阿爾法來描述,有時稱之為“超額”收益。
②CAPM可應用于資本預算決策。
③CAPM為投資業績評價提供了一個基準。
11、戰術資產陪住的周期較短,一般在一年以內,如月度、季度。
12、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教授尤金?法瑪決定為市場有效性建立一套標準。法瑪依據時間維度把信息分為歷史信息、公開可得信息以及內部信息。在此基礎上,法瑪界定了三種形式的有效市場:弱有效(=歷史信息)、半強有效(公開可得信息)與強有效(所有信息)。
13、股票價格指數編制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即算術平均法、幾何平均法和加權平均法。
14、國際上主要的股票價格指數有道瓊斯股價指數、標準普爾股價指數、金融時報股價指數、日經指數等。國內的股票價格指數包括上證股票價格指數、深證綜合股票價格指數、滬深300指數、上證180指數等。
15、國際上主要的債券價格指數包括美林債券指數、JP摩根債券指數、道瓊斯公司債券指數和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債券指數等。國內的債券價格指數主要包括中國債券系列指數、上海證券交易所國債指數和中信債券指數等。
16、作為債券型基金,債券類資產的投資比例通常不低于基金資產總值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