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債券估值,是根據債券的現金流、付息頻率、期限等各種條款來決定其價格的過程。債券估值可以作為二級市場的交易基準和一級市場招投標的理論依據;并由此決定各類債券資產組合凈值的漲跌,從而影響投資人的實際利益。因此,準確的債券估值,是債券投資的基礎。
根據金融資產的定價理論,債券在存續期內有確定且穩定的現金流,因此可采用現金流貼現法進行定價,這一點,與我們平時所看到股票估值的DCF模型的本質是一致的。債券公平價格即是債券的預期現金流經過合適的折現率折現以后的現值。
目前債券基金的估值方法主要有三種可以選擇:成本法、市價法和攤余成本法。成本法主要為用于銀行間債券投資的估值,但該方法可能導致基金凈值嚴重偏離公允價值。市價法則主要用于交易所債券。
影子定價又稱“計算價格”、“影子價格”、“預測價格”、“最優價格”。是荷蘭經濟學家詹恩·丁伯根在本世紀30年代末首次提出來的,運用線性規劃的數學方式計算的,反映社會資源獲得最佳配置的一種價格。
基金按照“攤余成本法”和“影子定價”對基金進行估值。影子定價的作用在于為了避免采用攤余成本法計算的基金資產凈值與按市場預期年化利率和交易市價計算的基金資產凈值發生重大偏離,從而對基金持有人的利益產生稀釋和不公平的結果。
【例題】某種貼現式國債內在價值為99.045元,市場利率為3.82%,到期時間為90天,則該國債面額為( )元。
A.100
B.200
C.300
D.400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