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
1.【答案】ABC
【解析】內部控制結構的要素:控制環境,指對建立、加強或削弱特定政策與程序的效率有重大影響的各種因素;會計制度,指為認定、分析、歸類、記錄、編報各項經濟業務,明確資產與負債的經管責任而規定的各種方法;控制程序,指企業為保證目標的實現而建立的政策和程序。
2.【答案】ABD
【解析】選項C屬于授權和批準。
3.【答案】ABCD
【解析】良好的公司治理有一些重要的目標。它通過創造能夠激勵管理層最大化投資報酬率、提高經營效率和確保產量長期增長的環境來提高企業業績。因此,這類企業吸引了全球的最優秀人才。它還通過創造員工、管理層和董事會之間的經營活動中的公平、透明度和問責制來確保企業順應投資者和社會的利益。
4.【答案】ACD
【解析】內控規范要求企業建立內部控制體系時應符合以下目標:(1)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2)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3)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
5.【答案】AC
【解析】控制環境是指企業內對于內部控制的態度及內部控制意識,代表整個企業對于內部控制的價值觀。控制政策及程序是指嵌入企業運營中的具體的內部控制,選項B、D屬于控制政策及程序。
6.【答案】ABCDE
【解析】COSO內部控制框架包含這五個要素。
7.【答案】ABC
【解析】《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將于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其中要求企業建立內部控制體系時應符合以下目標:(1)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2)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3)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
8.【答案】ABC
【解析】大多數交易可分成三類獨立的職責:認可或發起交易、處理被交易的資產以及記錄交易。
9.【答案】ACD
【解析】選項B屬于控制環境的范圍。
10.【答案】BCD
【解析】所謂調節是指將不同數據連接在一起,識別并找出差異,并且在必要時采取糾正措施。所謂業績復核,是指管理層將當前的業績與預算、以前期間或其他基準相比較,以此反映目標的完成情況。因此,選項B、C、D正確;選項A屬于職責劃分的控制方式。
11.【答案】ACD
【解析】監察是不斷對內部控制系統的表現進行評估的過程,可以通過持續的監察活動或單獨的評估來實現,適量的文件記錄能令評價變得更為有效。內部控制如有缺陷,應向上級(例如高級管理層和審計委員會或董事會等)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