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是注冊會計師考試的報考科目之一,本文為大家帶來的是《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的知識點:基本戰略的綜合分析——“戰略鐘”,請考試在預習階段多多識記。【聽該科目知識點講解>>】
【所屬章節】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第三章 戰略選擇——總體戰略(公司層戰略)——業務單位戰略
【知識點】
鮑曼提出的“戰略鐘”,可以對波特的許多理論進行綜合。將產品的價格作為橫坐標,顧客對產品認可的價值作為縱坐標,然后將企業可能的競爭戰略選擇在這一平面上用八種途徑表現出來。
1.成本領先戰略
成本領先戰略包括途徑1和途徑2。可以大致分為兩個層次:一是低價低值戰略(途徑1),二是低價戰略(途徑2)。途徑1可以看成是集中成本領先戰略。途徑2則可以看作是成本領先戰略。
2.差異化戰略
差異化戰略包括途徑4和途徑5。也可大致分為兩個層次:一是高值戰略(途徑4),二是高值高價戰略(途徑5)。途徑4可以看成是差異化戰略。途徑5則可以看成是集中差異化戰略。
3.混合戰略(整體成本領先/差異化戰略)
混合戰略指途徑3。在某些情況下,企業可以在為顧客提供更高的認可價值的同時,獲得成本優勢。
從理論角度看,以下一些因素會導致一個企業同時獲得兩種優勢:
(1)提供高質量產品的公司會增加市場份額,而這又會因規模經濟而降低平均成本。其結果是,公司可同時在該產業取得高質量和低成本的定位。
(2)高質量產品的累積經驗降低成本的速度比低質量產品快。其原因是生產工人必須更留心產品的生產,這又會因經驗曲線而降低平均成本。
(3)注重提高生產效率可以在高質量產品的生產過程中降低成本,例如,全面質量管理(TQM)運動的全部推動力就是使公司改善生產過程,以提高產品質量,同時降低平均成本。
4.失敗的戰略
途徑6、途徑7、途徑8—般情況下可能是導致企業失敗的戰略。
2018年注冊會計師教材大變,233網校講師帶你規劃重難點。【點擊聽課>>】
熱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