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知識點屬于《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科目第一章戰略與戰略管理第一節企業戰略的內容。
【知識點】:明茨伯格的戰略5P定義
明茨伯格提出企業戰略是由五種規范的定義闡述的,即計劃(Plan)、計謀(Ploy)、模式(Pattern)、定位(Position)和觀念(Perspective),這構成了企業戰略的“5P”。這五個定義從不同角度對企業戰略這一概念進行了闡述。
5P |
闡釋 |
案例 |
計劃(從指導未來發展的角度看) |
戰略是一種計劃,是指企業用各種精心構建的行動或一套準則來處理各種情況。戰略是保證企業基本目標實現的統一的、綜合的、總體的計劃。根據這個定義,戰略具有兩個本質特點:(1)戰略是在企業發生經營活動之前制定的;(2)戰略是有意識、有目的地開發和制定的計劃。 |
2001年北京成功地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為了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北京市將會加大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體育場所的建設,以及城市住宅的建設,這些對建筑產業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北京市的建筑企業,將會迎來巨大的發展商機。某公司看到這一商機,提前購入了北京某城建上市公司的股票,以期從該上市公司股票的升值中獲利。此戰略即是一種計劃。 |
計謀(從競爭的角度看) |
戰略是一種計謀,是指企業要在競爭中贏得競爭對手,或令競爭對手處于不利地位及受到威脅的智謀。這種計謀是有準備和意圖的。 |
某企業得知競爭對手想要擴大生產能力時,該企業便提出自己的戰略是擴大廠房面積和生產能力。由于該企業資金雄厚、產品質量優異,競爭對手自知無力競爭,便會放棄擴大生產能力的設想。然而,一旦對手放棄了原計劃,企業卻并不一定要將擴大能力的戰略付諸實施。此戰略即是一種威脅競爭對手的計謀。 |
模式(從過去發展歷程的角度看) |
戰略是一種模式,是指戰略是一系列行動的模式或行為模式,或者是與企業行為相一致的模式。即戰略應包括由計劃導致的行為,無論企業是否事先制定了戰略,只要有具體的經營行為,就有事實上的戰略。 |
香港中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從1992年5月開始,從收購太原市橡膠廠開始對我國國有企業進行成片、成行業“打捆式”的參股、控股合資和改造,然后利用國際財團的金融操作手段,在國際資本市場“出售”,以求牟利。此戰略即是一種模式。 |
5P |
闡釋 |
案例 |
定位(從產業或市場的層次看) |
戰略是一種定位,是指企業采用何種措施來適應所處的外部環境。即戰略的定位觀認為,戰略是幫助企業確定自己在市場中的位置,并據此正確配置資源,從而形成企業可持續的競爭優勢。戰略是協調企業內部資源與外部環境的力量。 |
(1)耐克公司只從事營銷研究與開發活動,其他活動都進行外包或外購。此戰略即是一種定位。 (2)2000年,利郎正式定位“商務休閑男裝”,憑借“簡約而不簡單”的品牌定位,一舉奠定了其在男裝行業的領導地位。此戰略即是一種定位。 |
觀念(從企業層次看) |
戰略是一種觀念,是指通過戰略形成企業共同的期望、認識和行為。 戰略觀念通過個人的期望和行為而形成共享,變成企業共同的期望和行為。 |
Google公司長期堅守的信念是:工作賦予挑戰,挑戰帶來快樂。Google公司重視團隊成績,并以促成公司全面成功的個人成就為榮。公司對活力四射、熱情洋溢的員工們寄予厚望,他們背景不同,卻為工作、娛樂和生活賦予了非凡的創意。員工的工作氛圍非常輕松,在排隊等咖啡的過程中、小組會議上或健身房中,新的想法不斷涌現,并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在彼此之間交流、測試,然后投入實際應用,這些新想法往往會催生出在全世界范圍內廣泛使用的新項目,也推動了公司的成功。此戰略即是一種觀念。 |
公司在制定戰略時,都會考慮市場環境的變化,并做出相應的調整。該公司采用的戰略屬于5P戰略中的()。
A.計謀觀
B.定位觀
C.觀念觀
D.模式觀
【答案】B
【解析】戰略作為一種定位,涉及企業如何適應所處環境的問題。定位包括相對于其他企業的市場定位,如以什么樣的方式滿足客戶和市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