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告是企業財務信息對外報告的重要形式之一。對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是投資者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對國有企業而言,則可能成為政府進行經濟決策時關注的重要信息來源。
主要風險:
1.企業財務報告的編制違反會計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制度而導致企業承擔法律責任和聲譽受損;
2.企業提供虛假財務報告,誤導財務報告使用者,造成決策失誤,干擾市場秩序;
3.企業不能有效利用財務報告,難以及時發現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問題,可能導致企業財務和經營風險失控。
各環節的控制措施:
1.財務報告的編制
控制措施:
①制定合法合規的財務報告編制方案,并按權限和程序審批。不得隨意變更資產計價方法、提前、推遲或不確認負債、虛列或者隱瞞收入,隨意調整利潤的計算、分配方法或虛增或虛減有關金額;
②建立處理重大事項的機制,如與相關部門溝通、評價影響以及確定重大事項的會計處理;
③通過如盤點、與銀行對賬、核對票據等程序清查資產核實債務及更正清查時出現的差異;
④核對各會計賬簿記錄與有關發票和憑證內容以支持交易的發生;
⑤定期進行對賬、調賬、差錯更正等業務;
⑥嚴格要求會計人員或負責復核單位確認已在財務報告中正確列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金額、當期收入、費用和利潤以及由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構成等金額。
2.財務報告的對外提供
控制措施:
①嚴格按照編制財務報告的審批程序,由各級負責入逐級把關進行審批;
②委派專業會計師事務所對財務報告進行審計;
③企業財務報告編制完成后,應當裝訂成冊,加蓋公章,由企業負責人,總會計師或分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財會部門負責人簽名并蓋章;
④設置嚴格保密程序,對能夠接觸財務報告信息的人員進行權限設置;
⑤及時整理歸檔對外提供的財務報告,并按有關規定妥善保存。
3.財務報告的分析利用
控制措施:
①財務分析會議應吸收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對各部門提出的意見,財會部應充分溝通、分析,進而修改完善財務分析報告;
②定期的財務分析應當形成分析報告,構成內部報告的組成部分。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現有的內部報告體系及時傳遞給企業內部有關管理層級;
③明確各部門職責。責任部門按要求落實改正。財會部門負責監督、跟蹤責任部門的落實情況,并及時反饋落實情況。
課程輔導:2013年注會HD高清課件全新上線 業內頂級講師聚首助你輕松拿證
報考指南:2013注會報名/報名入口/報名費用 考辦聯系方式 教材 注會考試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