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購戰略 | 企業可以通過內部發展實現增長,也可以通過收購與兼并實現增長。兼并:兩家或兩家以上的企業合并,結果是一家企業繼續存在,其它企業喪失法人地位(吸收合并)。合并:兩家或兩家以上的企業合并,組成一家全新的企業。所有企業的法人地位消失(新設合并)。收購:是指一家企業購買另一家企業的控制權益。被收購企業的法人地位仍在?!?/TD> | |||
并購的動因 | (1)通過引進新的產品系列、占據市場份額來實現營銷方面的優勢?!?/TD> | |||
(2)通過收購本行業中的企業來對新進入者設置更為有效的壁壘?!?/TD> | ||||
(3)實現多元化?!?/TD> | ||||
(4)獲取規模經濟,以更大的產量和大批購買來削減成本?!?/TD> | ||||
(5)獲得技術與技能。 | ||||
(6)獲得流行資源。 | ||||
(7)通過形成大到無法被收購的規模來避免被人收購而保持獨立性。 | ||||
并購的類型 | 按并購雙方所處的行業分類 | 橫向并購 | 并購方與被并購方處于同一行業?!?/TD> | |
縱向并購 | 在經營對象上有密切聯系,但處于不同產銷階段的企業之間的并購。分順向并購與逆向并購?!?/TD> | |||
混合并購 | 處于不同行業、在經營上也無密切聯系的企業之間的并購?!?/TD> | |||
按被并購方的態度分類 | 友善并購 | 并購方與被并購方通過友好協商確定并購條件,在雙方意見基本一致的情況下實現產權轉讓的一類并購。 | ||
敵意并購 | 或稱惡意并購,通常是指當友好協商遭到拒絕后,并購方不顧被并購方的意愿采取強制手段,強行收購對方企業的一類并購。 | |||
按并購方的身份分類 | 產業資本并購 | 一般由非金融企業進行,目的是獲得產業利潤。 | ||
金融資本并購 | 一般由投資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如金融投資企業、私募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進行收購。目的是獲得投資利潤?!?/TD> | |||
(1)金融資本直接與目標資本談判,以一定的條件購買目標企業的所有權,或當目標企業增資擴股時,以一定的價格購買其股權。(2)由金融資本在證券市場上收購目標企業的股票從而達到控股的目的。 | ||||
按收購資金來源分類 | 杠桿收購 | 收購方在實施企業收購時,如果其主體資金來源是對外負債,即是在銀行貸款或金融市場借貸的支持下完成的。 | ||
非杠桿收購 | 收購方的主體資金來源是自有資金。 | |||
并購失敗的原因 | (1)并購后不能很好地進行企業整合?!?/TD> | |||
(2)決策不當的并購。 | ||||
(3)支付過高的并購費用?!?/TD> | ||||
跨境并購 | 購買海外企業會更具風險 | |||
評估內容 | (1)行業中技術進步的前景?!?/TD> | |||
(2)競爭對手對該收購的反應。 | ||||
(3)政府干預及法規制約的可能性?!?/TD> | ||||
(4)競爭對手的規模及優勢?!?/TD> | ||||
(5)從兼并或收購中獲得的協同效應?!?/TD> | ||||
(6)行業所處的階段及其長期前景。 | ||||
協同效應 | 營銷與銷售協同效應 | 即可將一家企業的品牌用于另一家企業的產品,采用共同的銷售團隊和廣告為客戶提供更廣泛的產品?!?/TD> | ||
經營協同效應 | (1)在購買原材料和固定設備等方面的規模經濟?!?/TD> | |||
(2)共同使用分銷渠道和倉庫存儲。 | ||||
(3)將后勤、商店和工廠(供產銷)等進行整合?!?/TD> | ||||
(4)清除季節性波動的影響,如一家企業處于旺季時另一家企業正處于淡季?!?/TD> | ||||
財務協同效應 | 風險分散可使企業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取得資金;減少市場競爭;分享研發的利益,保持更穩定的現金流和出售盈余資產?!?/TD> | |||
管理協同效應 | 高薪聘請管理者來管理境況不佳的企業而不是管理境況良好的企業?!?/TD> | |||
選擇并購對象時的價值評估 | 評估方法 | (1)市盈率法。目標企業的每股收益與特定市盈率(收購方或其它與目標企業處于同行業運行良好的企業)相乘。(2)目標企業的股票現價。(3)凈資產價值(包括品牌)。(4)股票生息率。每年紅利所得占買入價的百分數。(5)現金流折現法。(6)投資回報率?!?/TD> | ||
出資方式 | 換股、借債、現金 | |||
波特的吸引力測試 | 由于成本原因,理想的收購應該發生在一個不太具有吸引力但能夠變得更具吸引力的行業中。 | |||
“進入成本”測試 | 為收購企業而支付的溢價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因素?!?/TD> | |||
“相得益彰”測試 | 收購必須能為股東帶來他們自己無法創造的好處?!?/TD> |
課程輔導:2013年注會HD高清課件全新上線 業內頂級講師聚首助你輕松拿證
歷年真題:1997-2011年注冊會計師考試(CPA)真題及答案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