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經營的動因 | 尋求資源 | 利用資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 |
尋求市場 | |||
尋求效率 | 目的 | 以某種方式對現有資源投資的結構進行合理化,從而使投資能通過勞動分工來享受規模經濟的好處。 | |
企業類型 | 一類是根據勞動分工將活動分布于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這類企業希望通過勞動分工來享受規模經濟的好處。 | ||
一類是將活動分布于經濟結構和收入水平相類似的國家 | |||
尋求戰略性資產 | 企業類型 | 保護型戰略性資產尋求者是指那些將業務分布在另一國家以保護其本國基礎的企業。例如美國的某些石油或礦產企業。 | |
擴張型戰略性資產尋求者包括那些通過在不熟悉的市場中建立競爭優勢而進行首次擴張的企業。例如中國的類似企業。 | |||
鉆石模型分析 | 有利因素狀況 | 生產要素 | 物質資源,例如土地、礦產和氣候等(初級生產要素)。 |
人力資源,例如技能、激勵、工資和勞資關系等(初級生產要素)。 | |||
可用于投資的資金以及如何使用這些資金(初級生產要素) | |||
可被有效使用的知識(高級生產要素) | |||
基礎設施,例如交通、通訊和住房(高級生產要素)。 | |||
關注問題 | 通過生產要素建立起產業強大而持久的優勢 | ||
一個國家的競爭優勢其實可以從不利的生產要素中形成 | |||
鉆石條件 | 國內需求:產業發展的動力 | ||
相關和支持性行業的存在 | 對形成國家競爭優勢而言,相關和支持性產業與優勢產業是一種休戚與共的關系,例如產業集群的概念,即一個優勢產業不是單獨存在的,它一定是同國內相關強勢產業一同崛起,美國、德國、日本汽車工業的競爭優勢也離不開鋼鐵、機械、化工、零部件等行業的支持。 | ||
企業戰略、結構和同業競爭 | 這是波特開出的企業治理三角習題,指如何創立組織和管理公司、如何應對同業競爭對手等問題。 | ||
創造與持續產業競爭優勢的最大關聯因素是國內市場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國內競爭會迫使企業不斷更新產品,提高生產效率,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戰略結構,以取得持久、獨特的優勢地位。此外,激烈的國內競爭還會迫使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 |
歷年真題:1997-2011年注冊會計師考試(CPA)真題及答案匯總
輔導推薦:注冊會計師考試《財務成本管理》知識點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