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規定,只要從事會計工作,不管有沒有會計證書,都需要繼續教育;有會計證書,但是不從事會計工作,同樣需要繼續教育!有的地區不參加繼續教育不能報名參加會計職稱考試,所以還沒有參加繼續教育的小伙伴們,抓緊時間了!
以下地區繼續教育即將截止:
天津市:報名繳費截止時間為2019年12月31日,學習截止時間為2019年12月31日;
湖北省:報名繳費截止時間為2019年12月31日,學習截止時間為2019年12月31日;
廣東省:報名繳費截止時間為2019年12月31日,學習截止時間為2019年12月31日;
安徽省:報名繳費截止時間為2019年12月31日,學習截止時間為2019年12月31日;
上海市:報名繳費截止時間為2019年12月31日,學習截止時間為2019年12月31日;
陜西省:報名繳費截止時間為2019年12月25日,學習截止時間為2019年12月31日。
繼續教育學分管理
1、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實行學分制管理,每年參加繼續教育取得的學分不少于90學分。其中,專業科目一般不少于總學分的三分之二;
2、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取得的學分,在全國范圍內當年度有效,不得結轉以后年度。
注冊會計考完后注冊了還要繼續教育嗎?
注冊會計師考試通過后可進入會計師事務所,有兩年獨立審計工作經驗后可申報轉為執業注冊會計師;
如選擇不進入事務所,可先加入會計師協會,成為非執業會員,非執業會員入會后要參加繼續教育,才能使資格永久保留,否則,證書5年后作廢。
注冊會計師執業資格考試合格,并在中國境內從事審計業務工作2年以上者,可以通過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向事務所所在地的省級注冊會計師協會提交。
注會通過一科即可免當年繼續教育
(一)參加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等會計相關考試,每通過一科考試或被錄取的,折算為90學分;
(二)參加會計類專業會議,每天折算為10學分;
(三)參加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承認的中專以上會計類專業學歷(學位)教育,通過當年度一門學習課程考試或考核的,折算為90學分;
(四)獨立承擔繼續教育管理部門或行業組織(團體)的會計類研究課題,課題結項的,每項研究課題折算為90學分;與他人合作完成的,每項研究課題的課題主持人折算為90學分,其他參與人每人折算為60學分;
(五)獨立在有國內統一刊號(CN)的經濟、管理類報刊上發表會計類論文的,每篇論文折算為30學分;與他人合作發表的,每篇論文的第一作者折算為30學分,其他作者每人折算為10學分;
(六)獨立公開出版會計類書籍的,每本會計類書籍折算為90學分;與他人合作出版的,每本會計類書籍的第一作者折算為90學分,其他作者每人折算為60學分。
(七)參加其他形式的繼續教育,學分計量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以下稱省級財政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會同本地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中央主管單位制定。
會計繼續教育的作用
(一)會計繼續教育對晉升、跳槽等有很大關系
對于從事會計工作人來講,以前可能對繼續教育的關注沒有那么敏感,但是從2018年開始,會計必須意識到,繼續教育對自己未來在會計行業的晉升、跳槽、求職等有很大的關系。
(二)擺脫“考證能力”,提升實務能力是屹立職場的關鍵
一個行業的發展,其實和從業人員的整體水平有很大的關系。很多財務人雖然做著財務的工作,但是考證是“應試”,繼續教育是“應付”,所以實際工作能力并不高,對自身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響,這些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來看都是財務人的劣勢。
(三)行業變化迅速,需要一個途徑了解發展形勢和學習方向
現在的會計職場已經不是原來的職場了,人工智能和管理會計大行其道,想靠自己的雙手和僅有的知識和整個行業的變化抗衡,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對財會人來講,時刻清楚行業的發展方向,了解未來會計領域的發展變化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非常大的幫助。會計行業是一個需要主動學習的行業,無論是繼續教育,還是花了很多心思考證,初衷都只有一個,就是讓我們每一個會計人更好的在職場中生存,面對危機也能從容不迫。
熱點關注
注會刷題太費腦?聽完老師講講考點和答題技巧,你會豁然開朗!劉勝花老師重磅回歸,帶你讀薄教材,解決會計難題!【2020年零基礎入門新課搶先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