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短裙挺进太深了h女友,国产亚洲精品久久777777,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233網校>注冊會計師>學習筆記>稅法學習筆記

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稅法》第十四章:企業所得稅法(一)學習筆記

來源:233網校 2008年6月2日
企業所得稅法學習筆記
在學習之前,先講一下企業所得稅法,該章是根據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注意,是法律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進行了重寫(該法自2008年元月1日起執行),將原來的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法進行合并之后重新編寫的一個章節,是一個全新的內容。該章節在歷年的考試中所占的分數比重較大,再加上是一個全新的章節,須全篇通讀,如果對原來實行的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法熟悉的話,可進行對比學習相關知識點,深刻領會。
另外,我還想說一下,如何學習本章。我個人的學習方法是,一是通讀《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對里面的條文必須熟悉;二是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釋義及適用指南》這本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ISBN:9787509503386),這本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立法起草小組編寫,具有最高的權威性,如果在學習時對一些內容不清楚或有疑惑的話,可以看釋義。
一、納稅義務人:書中規定是指在中國境內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但不包括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這二種企業是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我想說的是,這里所指的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二種企業,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成立的,對于依照外國(地區)的法律成立的國外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在我國取得收入的,是要按我國的企業所得稅法納稅的。
二、我國選擇了地域管轄權和居民管轄權的雙重標準,將納稅人分為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的劃分、征稅對象及適用稅率,歸納如下:
(一)居民企業:分為二種類型,一種類型是依中國法律法規在中國境內成立的企業(如外商投資企業),另一種類型是依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居民企業的征稅對象為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其適用所得稅稅率為25%。
(二)非居民企業:也分為二種
類型,一種類型是依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企業,其征稅對象為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稅率為25%,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稅率為20%(實際征稅時按10%的優惠稅率);另一種類型是一種是依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也不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于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其征稅對象為來源于中國境內所得,稅率為20%(實際征稅時按10%的優惠稅率)。
大家看上面的都看湖涂了吧,歸納一下就是:
居民企業,來自于境內、境外的所得全部按25%征稅;非居民企業,機構、場所在中國境內的,只有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不分境內、境外)按25%征稅;對于機構、場所在中國境內的,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所得,以及未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有來源于中國境內所得的,按20%(實際征稅時按10%的優惠稅率)征稅。
三、企業所得稅所得來源的確定:
(一)銷售貨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動發生地確定;
(二)提供勞務所得,按照勞務發生地確定;
(三)轉讓財產所得,不動產轉讓所得按照不動產所在地確定,動產轉讓所得按照轉讓動產的企業或者機構、場所所在地確定,權益性投資資產轉讓所得按照被投資企業所在地確定;
(四)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業所在地確定;
(五)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照負擔、支付所得的企業或者機構、場所所在地確定,或者按照負擔、支付所得的個人的住所地確定;
(六)其他所得,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確定。
四、一般收入的確認,教材上(P268)共列舉了9項,在這里,我只記一下須理解的收入:關注
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注意權益性投資收益與債權性投資收益的區別,以及股權轉讓收入的區別。債權性投資為利息收入,股權轉讓收入為企業的轉讓財產收入。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按被投資方做出利潤分配決定的日期確認為收入的實現。
五、特殊收入的確認,教材上(P268)共列舉了4項,須全部記住,重點關注:
(一)對持續超過12個生產經營周期的(如制造大型機器設備、船舶,建筑安裝等),按納稅年度的完工進度或完成的工作量確認收入。
(二)采取產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如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作開采石油等),按企業分得產品日期為收入實現,并按產品的公允價值確認收入。
(三)對于企業發生的非貨幣性交換、以及將貨物、勞務、財產用于捐贈、償債、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或者利潤分配的,視同銷售。這一點與以前的政策不同了,取消了在建工程、管理部門、分公司使用視同銷售的規定,根據前面講過的納稅人定義而言,新的企業所得稅一是對法人征稅,二是對于內部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門、分公司的,并沒有最后進入消費環節。除了這一點,大家還要記住,將貨物、勞務、財產用于對外的(如捐贈、償債、贊助、集資),視同銷售,對內的,僅用于職工福利的,視同銷售。當然,視同銷售的物、勞務、財產其成本、費用、稅金等可以扣除。
另外,我還想說一下,對于將貨物、勞務、財產用于捐贈、償債、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或者利潤分配的,視同銷售。在計算業務招待費、廣告費及業務宣傳費時,是否作為計算扣除限額的依據??我個人認為,應作為扣除限額的依據。
六、關于不征稅收入和免稅收入,有人問這二者有什么區別,要真正說這二兄弟在企業所得稅計算中有什么區別的話,我還真說不上來。只要理會,不征稅收入是企業所得稅原理上講應永久不列入征稅范圍收入的一個范疇。是新創設的一個概念,不征稅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費用或財產,不得扣除或者計算對應的折舊、攤銷扣除。免稅收入是稅收優惠的范疇,其為取得免稅收入所發生的成本、費用是否可以扣除,目前我還不清楚。關注:
(一)不征稅收入主要是指財政性質的一些撥款、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等。
(二)免稅收入主要是指一些帶優惠性質的收入。(1)國債利息收入,如果是在二級市場進行的國債轉讓收入要征稅;(2)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收益,這里需注意的是居民企業與居民企業之間;(3)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取得從居民企業有實際聯系的權益性投資收益,如果持有居民企業上市月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是要征稅的(這主要是為了抑制投機炒股的行為)。(2)(3)中關于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請與教材(P268)上一般收入中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進行比較。(4)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至于非營利組織要符合什么樣的條件,可以看一下書作個了解。只是要關注:對于非營利性組織取得的營利性收入,是要征稅的。
七、企業所得稅的扣除原則,共有5項,記住就是得了。
八、扣除的范圍規定,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及其他支出,這里需要關注:
(一)這里所指的成本范圍,是指企業銷售商品(產品、材料、下腳料、廢料、廢舊物資)、提供勞務、轉讓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包括技術轉讓)的成本,遠遠大于會計上所指的成本。
(二)這里所指的稅金是指除企業所得稅(不然不能算自己了)和允許低扣的增值稅。如果不允許抵扣的增值稅(如超過90天未到稅務機關認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可以扣除的。如購入固定資產,其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是不能抵扣的,因此,這部分增值稅進入固定資產的原值中,這部分增值稅是可以在以后各期分攤扣除。
(三)這里所指的損失,是指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損失。包括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損失,轉讓財產損失,呆帳損失,壞帳損失,自然災害(如四川汶川的5.12地震)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損失是指生產產品、銷貨貨物、提供勞務過程中所發生的損失。如果是埋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損失,則不屬于此可以扣除的損失。
九、扣除項目的標準,教材上(P271)共有17項,關注的是:
(一)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可以稅前扣除,取消了以前、限額扣除的規定(這樣規定很好,以前的規定存在重復征稅的問題,例如工資超過了限額,超過部分不僅要交企業所得稅,個人還得交個人所得稅。納稅人的工資提高了,雖然在計算所得稅時可以扣除,但個人他還得交個人所得稅呀,對于國家來說,并沒有流失稅款。)
(二)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的14%的部分準予扣除。注意是扎實扣除,和以前的規定不同了,以前是按計稅工資計提,現在是按實際發生額扣除。另外,對于超過工資薪金14%的職工福利支出部分,以后年度也不得扣除了。
(三)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的2%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以后年度也不得扣除了。
(四)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的2。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以后年度扣除。
(五)社會保險可以扣除,但企業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商業保險,不得扣除。
(六)非金融企業向金融企業的利息支出、金融企業的各項存款利息支出以及同業折借利息支出、企業經批準發行的債券利息支出(肯定是經過國家批準的了,如果不批準,那是非法融資了,是違法的了),可據實扣除。對于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發生的利息支出,在不高于金融企業同類借款利率的,可據實扣除,超過的部分,不得扣除。
(七)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不予資本化的利息支出,可以據實扣除。企業為購置、建造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經過12個月以上建造才能達可銷售狀態的存貨發生的合理借款利息支出,應予以資本化,不得在當期全額扣除。有前資產交付使用后發生的借款利息,可在發生當期扣除。這里注意,合理的借款利息,是指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發生的利息支出,在不高于金融企業同類借款利率的,可予資本化,超過的部分,不予資本化。如某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用于建造固定資產,發行借款利息1000萬元,金融企業同類借款利息為800萬元,則予以資本化的借款利息為800萬元。
(八)匯兌損失,對于已經計入有關資產成本以及向所有者進行利潤分配相關部分的匯兌損失,不準予扣除。對于計入有關資產成本的匯兌損失,這部分匯兌損失已通過資產的折舊、攤銷的方式予以稅前扣除,所以不再重復扣除;對于向所有所進行利潤分配相關的部分產生的匯兌損失,這屬于企業的所有者權益,是稅后特別注意分配的問題,一定程度上與企業的資產相脫離了,所以也就不存在扣除了。
(九)業務招待費的支出,按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收入的5‰。如某企業當年發生業務招待20萬元,企業當年的銷售收入為3000萬元,則該企業應扣除的業務招待費為:先計算可以扣除的招待費為20*60%=12萬元,招待費最高扣除限額為:3000*5‰=15萬元,大于企業可以扣除的招待費,則該企業當年可以扣除的招待費為12萬元。如果該企業當年的銷售收入為2000萬元,則歸高扣除限額為2000*5‰=10萬元,小于該企業可以扣除的招待費,則該企業可以扣除的招待費為10萬元。這里還得注意,可以扣除的業務招待費,僅限于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與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招待費是不允許扣除的。
(十)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的扣除,是按不超過當年銷售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可以結轉以后年度扣除(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也可以結轉以后年度扣除喲)。注意一下廣告費支出的條件,這里我想注意的是:有關廣告性贊助費的問題,對于發生的廣告性贊助(如隆力奇公司贊助青歌賽的支出)是可以扣除的,但是不是要同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合在一起在限額內扣除??
(十一)公益性捐贈支出,不得超過年度會計利潤的12%。以前的公益性捐贈扣除比例太多了,也不統一,這一下統一了,比例也提高了,計算也簡單了,也好記了,扣除限額就等于會計利潤*12%就可以了。這里我想舉例說明一下:某企業08年會計利潤為3000萬元,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向四川省汶川地震災區捐款300萬元,可以稅前扣除的限額是3000*12%=360萬元,大于實際捐贈額,則300萬元可以扣除。如果會計利潤為2000萬元,可以稅前扣除的限額是2000*12%=240萬元,小于實際捐贈額,則300萬元只可以扣除240。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要調增300-240=60萬元。有人會問,會計利潤是減去捐贈以后的利潤,是不是要先返原再將其作為計算捐贈支出限額的依據,如前例,會計利潤應先還原為未扣除捐贈支出的利潤,即:3000(或2000)+300=3300(或2300),根據釋義上的解釋,會計利潤就是會計利潤,不要再返原了,再返原了就不是會計利潤了。(成了一個四不象了??)關于公益性捐贈支出,還得關注的是:一是必須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縣級以上(含縣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間接捐贈的方式,直接捐贈不符合本規定;二是這種捐贈是公益事業的捐贈,如果是非公益事業的捐贈,也不符合本規定。在實務操作中,看符不符合相應的規定,可以看受贈者開具的票據是不是捐贈的專用票據。(所以提醒有愛心的企業,如果向四川省汶川地震災區捐款的話,須通過一些公益性社會團體(如中國紅十字會、中國慈善總會)或縣以上的民政部門捐贈。)
(十二)關于總機構分攤的費用問題,對于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與境外的總機構發生的與該機構與生產經營的有關費用,并能提供相關證明文件的,準予扣除。(這也符合企業所得稅扣除的相關性原則)
(十三)企業發生的資產損失后,不得從增值稅銷項稅多中抵的進項稅金,視同企業的財產損失,準予扣除。
十、不得扣除的項目,主要關注:
(一)與生產經營無關的贊助支出不得扣除。
(二)稅收滯納金、罰金、罰款不得扣除。
(三)未經核定的準備金,如存貨準備、壞帳準備金等不得扣除,以前的企業所得稅條例規定企業計提的壞帳準備金可以扣除,新企業所得稅法不允許扣除,符合企業所得稅扣除的配比性原則。目前稅務部門還未核定過任何的準備金可以扣除。
(四)企業之間支付的管理費,以前的企業所得稅條例規定企業支付的管理費用可以扣除,新企業所得稅法不允許扣除。
十一、關于虧損的問題,和以前的企業所得稅條例規定一樣,即可以在連續5年內彌補,境內營業機構的不得彌補境外營業機構的虧損。
相關閱讀
精品課程

正在播放:會計核心考點解讀

難度: 試聽完整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丰县| 宿州市| 邯郸市| 海盐县| 清涧县| 桐城市| 永年县| 论坛| 北宁市| 甘肃省| 宁蒗| 临沭县| 涞源县| 郑州市| 清远市| 宜宾市| 蓬安县| 六盘水市| 宜君县| 托克逊县| 工布江达县| 旌德县| 静安区| 嘉定区| 长白| 波密县| 武平县| 瑞昌市| 静安区| 旬邑县| 邵阳县| 九江县| 武山县| 兴安县| 邹平县| 苏尼特左旗| 吉林省| 喀喇| 伊宁县| 昌都县| 盐源县|
登錄

新用戶注冊領取課程禮包

立即注冊
掃一掃,立即下載
意見反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