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CPA考試結束后,考生之間又是一場腥風血雨的論戰:
今年的考試是不是意味著從2018年開始,CPA未來只會越來越難?
同一個科目兩套試卷難度差異巨大,過CPA真的很大程度靠運氣?
將近140萬考生,棄考率卻高于50%,CPA通過率到底有多高?
......
考試的每一個變化,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影響到考生的通過率和CPA的含金量。
從2018年的CPA考試情況,以及整個會計證書體系變革元年的考試情況來看,CPA未來三年,這幾種變化趨勢也越來越強!
一、2018年CPA考試情況分析
2018年CPA考試幾個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報名人數快速增長,從115.9萬增長到將近140萬人;與此同時,出考率并沒有相應的提升,反而逐年降低,CPA考試的難度也相應提高;
一方面,CPA考生數量會逐年上升,大家對CPA的含金量認可度也越來越高。但另一方面,CPA的難度也隨著含金量越來越高,單純的想通過攻克重難點來突破CPA考試的想法,越來越不現實,導致的結果就是,棄考率越來越高,考生又對CPA考試越來越失望。
在這種情況下,清楚CPA未來可能發生的幾種變化方向,并對此有針對性的開展自己的復習任務,或許能相應的降低自己的備考難度,提升通過率。
二、重視新增知識點
CPA歷來對新增知識點的考察力度都是比較大的,尤以稅法比較突出。近幾年來,稅法政策不斷調整,稅法的知識點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比方說2016年兩會期間全面實行的營改增,在2017年和2018年都是考察重點,而2018年兩會期間的個稅調整、小稅種的調整等,都會成為2019年往后的考察重點。
而且,從今年的“政府會計”考點中也能看出,9月份的中級考試已經考到了新知識點政府會計,10月份的CPA又考到了主觀題,說明中注協對新增知識的重視程度很高。
三、和實務結合明顯
“和實務結合非常明顯”這個特點,從很多證書的改革中都能表現出來,今年的首屆法考結束后,廣大考生的最大的感受就是,出題老師一旦和實務結合起來,背再多的概念和知識點,一樣讓你找不到北。
而從今年CPA的考試情況中也能看出,財務成本管理的計算題幾乎占到了80%以上的比例,還有戰略的綜合題,和時事新聞結合的也非常密切,復制粘貼題干都能粘貼到手軟。直接導致的結果是:考生嚴重水土不服,答題效果要比想象中要差很多。
所以,以后在學習知識點的時候,要多和實務結合,把知識點放到案例里去理解。
四、重視基礎知識的考察
2018年CPA考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就是,CPA考試就開始朝著“重視基礎化、全書都是重點”的節奏發展,俗話說“從封面到封底,都是重點”。
很多考生把復習重心完全放在了重難點章節上,但是對基礎知識卻不重視,反而在簡單的題目上丟了分,導致“難題拿不全分,簡單題丟了分”,答題效果非常不理想。
最好的復習方式就是,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把復習中心放在重難點章節上,難易都有針對性的完成復習,最大程度的提升復習效率。
五、變革速度加快
從2017年開始,CPA變革的速度在不斷加快。表面上看,這是CPA考試發生的一個變化,其實是整個會計證書體系在新的行業背景下都在發生的變化。
去年底剛剛取消了會計證考試,今年就已經在尋求初級考試次數要不要增加的相應改革了。
同樣,CPA近兩年來也一直在尋求改革,中注協在行業工作任務中也強調,深化CPA考試制度改革,是目前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
所以,面對一系列變革如洪水猛獸般襲來,抱怨和吐槽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如果CPA在自己的職業發展過程中真的發揮著很大的作用,那就擺正自己的備考心態,用最好的態度去迎接這種變革和挑戰。
2019年注冊會計師課程講師授課,新增預習班,零基礎搶先備考!點擊免費聽課>>
熱點關注